第七章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統籌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優化服務業產業結構,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第一節 推動生產性服務業提檔升級
推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服務供給,加快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科創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實現服務業與現代農業、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金融服務業。支持全國性、區域性金融機構 及各類外資金融機構在巴州設立區域總部、分支 機構和功能性服務中心,鼓勵州域內有條件企業 發起參與金融機構設立,加快庫爾勒銀行等地方 商業銀行發展。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普惠金 融、綠色金融,促進“產融結合”創新。依托庫爾 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金融貿易創新示范區, 加快金融產品與服務先行先試。鼓勵金融機構 支持巴州進出口企業開展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 業務,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全疆出口貨物貿易人民 幣結算試點。積極穩妥開展輪臺縣、焉耆縣、若 羌縣、和靜縣等縣市金融創新發展試點。研究出 臺扶持性政策,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實體經濟和 創業創新的金融支持。
電子商務。支持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加 快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積極推動電子 商務進社區、進農村,不斷完善城鄉配送服務體 系,加快農村電子商務“上線下行”建設,打通物 流“最后一公里”,形成物流配送、快遞覆蓋全域 的商貿服務網絡。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創 建新疆跨境電商示范功能區,力促庫爾勒市成 為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加快跨境電子 商務產業園建設,引進培育一批集報關、退稅、 結匯、國際物流、海外倉儲等服務功能于一體的 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完善跨境電子支付平臺和 電子清關服務系統,加強線下商品展示等基礎 設施建設。實施電子商務創業創新和人才培 養行動,加大電子商務培訓力度,孵化培育一大 批電商微商實操人才。
科創服務業。支持發展以石油化工、紡織 服裝、農業創新等為重點的研發設計服務,建設 一批公共科技服務載體和公共技術平臺,引進 和培育一批技術型服務機構,提高科創服務產 業化水平。重點發展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業,以 提升油氣綜合服務能力和新技術工藝應用推廣 為主要發展方向,加快在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 區、輪臺紅橋石油服務區建設集研發、設備制 造、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石油技術服務基地,打造 南疆石油工程技術服務產業集群。加快發展紡 織服裝技術服務業,培育引進一批紡織服裝產 品檢測、設計研發、智能制造服務等專業技術服 務機構。積極開展農業領域自主創新,鼓勵州 內科研機構、大中專院校和相關科技企業加強 聯合,在主要農畜產品的品種選育和種養殖技 術、農牧產品深加工、農業機械設計制造等領域 有選擇地開展自主創新,突破一批重點關鍵技 術和核心技術。
新興服務業。會展經濟,以庫爾勒市為中 心,加快建設南疆商務會展中心工程,全力打造 博斯騰湖會展會演中心,拓展葡萄酒節、紡織服 裝展覽會、石油石化、農產品等市場影響力,加快 培育一批專業化、市場化程度高、產業帶動能力 強的區域性展會品牌。總部經濟,加快建設庫爾 勒商務區等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聚集區,積極吸 引中央企業、大型民營企業等在巴州設立總部、 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采購中心、銷售中心等。商 務服務,積極發展規劃設計、咨詢評估、法律、會 計審計、信用中介、進出口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 人力資源等專業服務業和中介服務業。
第二節 推動生活性服務業提質擴容
加快發展健康、養老、育幼、文化、旅游、體 育、家政、物業等服務業,加強公益性、基礎性服 務業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教育康養產業。以庫爾勒市鴻雁河教育醫 養新區為平臺,整合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 資源,匯集巴州人民醫院、巴州康養中心、巴州 國健康養產業公司臨床醫療、規培示范、產城融 合、生產服務等要素功能,打造“醫、養、康、護、 教”服務體系,實現醫養結合、康養一體,建設醫 療康養產教融合示范新區,打造南疆康養高 地。加快新疆醫科大學高職學院、新疆科技學 院、巴州人民醫院南市區新院以及衡水中學、北 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建設,大力推進教育康養 一體化、產學研醫一體化發展。力爭用五年時 間,建成集教學、醫療、養生、休閑于一體的全方 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產業鏈,建成西北地區醫養 結合樣板區、“聚、引、培、用”的人才新高地、高質 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托幼服務業。大力發展托幼服務業,推進托 幼服務標準化建設,大力實施普惠托育服務專項 行動,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開展托育服務, 建立和完善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 的服務體系、管理體系和政策保障體系,促進托 育產業安全、合規、良性發展。
家政服務業。培育產教融合型家政企業、家 政服務品牌和龍頭企業,支持中小家政服務企業 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加強服務規范化和職業化 建設,在大中專院校開設相關專業,推進服務標 準化,加大對家政服務人員培訓的支持力度。加 強家政供需對接,加快月嫂、產后護理等基礎服 務培育,促進家政服務業可持續發展。
社區服務業。加快社區商業網點建設,實施 好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的“雙進工 程”,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大力發展社區衛生、社 區電子商務、文化娛樂、家政保潔、養老托幼、食 品配送等便民服務,滿足城鎮居民多層次消費需 求。加強社區管理,推進社區服務規范化和網絡 化建設。
房地產業。以消化存量、改善住宅質量、提 升人居環境為重點,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 康發展長效機制,建立房價地價聯動機制,完善 住宅用地供應方式,合理管控住宅用地供應節 奏。推行住宅小區物業服務全覆蓋,規范物業服 務,提高物業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