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積極推進能源資源通道建設
完善區域合作交流機制,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最大限度為各類要素跨境流動提供便利、降低成本,讓更多資源在巴州集聚。
加快建設進出口加工基地。結合自治區“十大進出口產業集聚區”建設,加大國家急需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和鐵、銅、鎳、鋁、磷礦等礦產資源以及糧食、棉花、甘草等重要農產品進口,使巴州成為我國進口能源和緊缺礦產資源的戰略儲備基地。與中石油、中石化等駐地央企共同謀劃輸油輸氣通道建設,規劃建設油氣資源戰略儲備以及進口油氣資源儲備基地,更好助力國家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抓住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機遇,建設進出口資源加工、紡織服裝、農產品加工、裝備制造等外向型產業基地,培育壯大進出口優勢產業和外向型龍頭企業,提升產品進出口質量和規模,提高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營造招商引資優質環境,力爭招商引資工作實現重大突破。圍繞石油石化、紡織服裝、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裝備制造、商貿物流等產業,大力引進國內龍頭企業和集團總部,吸引500強優勢企業、央企、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在巴州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采購中心、結算中心等機構,力爭實現對重點產業全產業鏈招商的新突破。充分利用對口援疆資源,依托河北產業援疆平臺,帶動招商引資輻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區域。著力推進簽約項目開工建設,對符合巴州產業政策發展需求的所有來州投資企業,實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全程服務和項目管家服務,全面落實中央、自治區、自治州各項優惠政策,在生產政策、員工培訓、金融服務等方面予以優惠,做好項目跟蹤、協調、落實和監督,加快推進項目落地。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周邊國家建立營銷網絡、研發機構和生產基地,推動企業積極參與周邊油氣、礦產等戰略性資源合作開發,提高資源配置能力。深度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中巴經濟走廊國際產能合作,在有條件的國家建立巴州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