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是依據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由巴州人民政府編制的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工作開展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及行政復議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費用情況、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等六個部分。
??報告中所列數據統計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巴州人民政府網(http://www.feish-gz.com/)信息公開欄目中下載。如對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巴州人民政府電子政務辦公室聯系(地址:新疆庫爾勒市巴音東路45號;郵編:841000;聯系電話:0996-2018537;電子郵箱:bzzfbgs@163.com)。
??一、概述
??2017年,我州深入貫徹自治區黨委、政府統一部署,認真落實《自治區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安排》(新政辦發〔2017〕63號)和《自治區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重點工作實施方案》(新政辦發〔2017〕127號)等相關文件要求,著力細化工作部署,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規范,以公開促服務,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不斷拓展公開內容,優化公開平臺,創新公開形式,完善公開制度,強化公開監督,扎實推進全州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力有序開展,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促進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健全工作機制,提升公開能力
??印發《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巴政發〔2017〕8號),明確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職能及規則。根據根據工作需要和人事變動,調整我州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明確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及時掌握和解決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縣市、各部門建立健全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專門機構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將責任明確到人,做到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長期有效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圖為 巴州人民政府信息公開平臺
??(二)落實規定動作,增強政務公開實效
??1.提升決策公開透明度。執行重大決策預公開制度,在重要政策文件出臺之前,特別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決策事項,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公布決策相關內容,廣泛征求意見,并對意見采納情況進行反饋,巴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設有“民意征集”欄目,同時巴州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為州直各部門提供公開渠道,多渠道、多方面、多形式增強我州決策公開透明度。
圖為 巴州人民政府網站民意征集欄目
??為加強會議公開,我州制定出臺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召開政府常務會議、全體會議、涉及重大民生事項會議時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列席會議,形成的新聞稿件、視頻新聞及時通過政府網站、政務微博、電視臺、廣播等形式向社會公開。
圖為 巴州人民政府網站會議公開欄目
??2.落實嚴格審查公文公開屬性。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屬性相關機制,要求各縣市、各部門按程序進行密級屬性和公開屬性審查,標識公開屬性,并隨公文一并報批,未按要求上報的,按規定予以退文。規范性文件在印發后5個工作日內公開發布,目前,各縣市、各部門該項工作正在逐步規范運作中。其它政府信息按照《條例》要求均在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
??3.規范主動公開范圍和內容。按時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更新信息公開指南及目錄,并在政府網站顯著位置公開。要求我州各縣市、各部門每年1月15日前,對上一年度政府信息公開情況進行自查、整改,2月15日前形成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在政府信息公開欄目中公開,同時將上一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和全年統計數據報送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目前,州人民政府及各縣市、各部門已編制完成本轄區、本部門的信息公開指南及主動公開基本目錄。
??4.強化政策解讀。建立解讀機制,明確解讀主體,規范解讀程序,豐富解讀形式,堅持“誰起草、誰解讀”原則,文件起草部門按照政策性文件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的要求,對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實施難度大、專業性強的政策法規,通過新聞發布、接受訪談、發表文章等方式做好解讀。為擴大政策影響力、執行效力,便于公眾了解和正確理解政策內容,州政府門戶網站設立政策解讀及在線訪談欄目,截至目前,共發布解讀信息34條,開展在線訪談17期。
圖為 巴州人民政府網站政策解讀欄目
??5.深化執行與管理公開。在政府門戶網站首頁設立權責清單欄目,公開發布我州根據權責事項取消、下放、承接情況,并進行清單動態調整。州本級行政審批事項由212項減少至107項,壓減率達50%,確認保留53個部門行政權力2699項,比第一次申報時的3391項權力事項減少692項,壓減率21%。對自治州32個具有行政審批事項的政府部門在辦理行政審批事項過程中的相關中介服務進行了清理規范,取消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9項,壓減率為16%,并編制自治州本級政府部門與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事項目錄,建立《自治州本級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清單》。繼續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建立“兩庫一單”細則,做好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工作,截至目前,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向社會公眾提供各類信息達31.65萬條,1658戶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經營異常名錄,16155戶個體工商戶列入異常標識。
圖為 自治州本級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網站公開
??(三)加強載體建設,擴展政府信息覆蓋面。
??1.充分發揮政府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第一平臺的作用,以“巴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為核心,持續深入地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標準化、體系化建設,按照便捷、高效、方便的原則,優化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欄目,在落實黨委、政府決策部署方面,重點推進行政權力清單、財政資金、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公共服務、環境保護以及食品藥品監督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在服務各族群眾辦事方面,重點公開辦事依據、崗位職責、服務承諾、收費項目、工作流程、監督渠道等內容,不斷增強信息發布的深度和廣度。
圖為 自治州財政局財政信息網站
??2.加強政務媒體平臺建設。立足政府網站、政務“兩微一端”(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等信息公開自有平臺,充分運用新聞媒體資源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積極發揮政府傳達政令、公開政務、指導工作、服務社會等重要作用。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發布誰負責”的原則,明確責任主體。政務新媒體圍繞政府部門職能定位,利用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及時發布政務信息,同時建立嚴格的信息采集、審核、發布、應急機制,指定專人負責政務信息發布工作。嚴格管理、運營和維護,確保運轉正常、安全可控。
圖為 巴州人民政府官方微博
??3. 推進政務大廳建設。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辦事大廳延伸,對企業和群眾辦事實行“一窗(網)受理”、全程服務。根據國務院、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系列文件精神,積極開展前期摸底調研工作,詳細了解州直各部門現有業務、應用數據數據、網絡情況。制定《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方案》,確定建設目標、計劃、模式、概算,為啟動“互聯網+政務服務”作好相關準備工作。以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促進公共服務創新供給和服務資源整合為目標,與中國電信巴州分公司合作推動巴州政府網站網上自助收費系統開發建設。目前,巴州政府門戶網已實現水費、電費、電話費繳納和公積金、交通違章等事項查詢服務,并不斷推出新的服務項目。
圖為 巴州人民政府網站便民服務大廳
??(四)擴大公眾參與,積極回應關切。
??1.規范公眾參與方式。建立健全民意匯集機制,激發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眾權益的重要決策,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應當通過征求意見、聽證座談、咨詢協商、列席會議等方式擴大公眾參與。嚴格落實法律法規規定的聽證程序,提高行政執法的透明度和認可度。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等的監督作用,積極探索運用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做好對重大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評估和監督。
??2.完善公眾參與渠道。積極探索公眾參與新模式,主動在政府網站開設州長信箱、在線訪談、辦事服務、便民服務大廳、政務微博大廳等專欄,并安排專人負責辦理,增強互動功能,暢通網上公眾參與渠道。2017年州政府門戶網站共發布各類信息12529條,網站訪問量穩定保持在30000次/日;全州490個信息公開主體單位(州直單位41個),累計公開政府信息36059條(州直單位5701條);政務微博累計發布信息11704條;州長信箱收到群眾來信2905件,公開答復2037件,州長信箱直通車發布信息11條;“在線訪談”欄目已開展17期網絡直播,同時新浪官方微博“微政巴州”、智慧新疆APP、中國電信微直播、巴州人民廣播電臺悅動1077交通廣播同步播出,形成良好社會反響。
圖為 巴州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
??(五)抓好培訓考核,提升公開水平。
??我州各級政府積極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業務培訓計劃,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和研討交流,2017年各級政府部門累計開展信息公開培訓10批次,共計1000余人次。2017年全州各級政府均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績效考核,結合實際制定考核指標,并在績效辦統一安排下及時完成考核工作,進一步促進了我州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標準化、系統化、規范化。
??三、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公開范圍。目前,巴州人民政府確定的全州490個信息公開主體單位,其中州本級信息公開主體單位50個,包括9個縣市、41個州直部門。各縣市人民政府在推進政府信息公開過程中,共確定鄉鎮級信息公開主體單位440個,實現了全州政府信息公開覆蓋范圍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二)公開數量。全州信息公開主體自覺按照《條例》第六至十二條之規定,通過政府網站、政務微博、新聞媒體、政府公報、辦事窗口等渠道主動公開政府信息36059條。其中,州人民政府累計發布信息5701條,庫爾勒市人民政府5233條,焉耆縣人民政府2315條,和靜縣人民政府4072條,和碩縣人民政府2819條,博湖縣人民政府4636條,輪臺縣人民政府2958條,尉犁縣人民政府2015條,若羌縣人民政府4576條,且末縣人民政府1914條。
??(三)公開內容。全州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涵蓋政府職能、政策法規、重大決策、規范性文件、人事管理、財政資金、行政權力、社會服務、提案議案等類別。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內容主要側重于行政權力清單,財政預算決算、“三公”經費和行政經費信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計劃、項目開工和竣工、住房的分配和退出信息,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專項檢查整治信息,環境核查審批、環境狀況公報和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信息,主動公開招投標違法違規行為及處理情況信息,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和收費標準調整的項目、價格、依據、執行時間和范圍信息等。
??(四)公開措施。狠抓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了由州、縣市、鄉鎮各級政府主導,全社會公眾參與的信息公開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公文屬性源頭認定、保密審查、公開目錄更新、依申請公開、績效考核等制度建設;進一步鞏固了巴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信息公開第一平臺的基礎性作用,加強重大政務信息和社會熱點信息的推送與傳播;進一步堅持了近年積累形成的好經驗好作法,將定期編制《政府信息公開匯編》、年度報告等工作固化為公開主體單位的必選動作,納入績效考核工作范圍。
??(五)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情況。
??1. 扎實做好行政權力清單公開。為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強化權力運行監督,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發布了“權責清單”欄目,對巴州本級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進行了統一發布。同時,根據自治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有關問題的通知》(新黨編辦〔2017〕201號)、《國務院關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17〕7號)、《國務院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17〕46號)和自治區《關于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監督管理辦法>的通知》(新政辦發〔2016〕147號)精神,按照上級部門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下級部門必須取消;法律法規頒布、新修、廢止、解釋等原因導致自治州本級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發生變更必須調整等要求,通過清理審核,自治州本級政府部門需取消、承接和變更的行政審批事項共19項,其中取消5項(含子項和下放事項)、承接2項、變更12項。通過此次取消調整,自治州本級行政審批事項從2014年的212項壓減至103項,累計壓減109項,壓減率達51.4%。
??2. 穩步開展財政資金信息公開。州政府門戶網站“巴州財政”公開了州本級財政總預算和決算信息,以及“三公”經費預算,在內容上按照公共財政、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社會保險基金等4套預算進行公開,各公開主體按照職責分別做出了明確的解釋和說明。財政預決算全部細化到支出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在“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涉及所有財政撥款安排的費用,明確公務用車購置數及保有量,國內公務接待的批次數、人數、經費總額,以及“三公”經費增減變化原因等信息,特別是將“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費”細化為“公務用車購置費”和“公務用車運行費”。同時縮短向社會公布決算信息時間,由以前的批準后20個工作日向社會公布改為批準后20日內向社會公布。進一步加大對專項建設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信息的公開力度,主動公開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具體操作流程和資金分配結果,提高公共資金的公開透明度。
??3. 不斷推進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情況。始終堅持“以公開為常態”的原則。一是突出重點,主動公開內容持續深化。所有項目的進展和實施情況,對來訪者和應知情人,做到隨時解答和提供相關數據。二是強化服務,使項目申報公開工作穩步推進。詳盡說明法律適用標準,提高答復質量、縮短答復時間。三是規范流程,制度保障日臻完善。優化主動公開信息審核流程,項目審批7個工作日內完成。定期通過信息報送等形式,主動將重大項目進展情況提交到政府信息辦向社會及時公布。2017年136個重點建設項目投資409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82.6%。國電庫爾勒熱電聯產項目、庫爾勒愿暻智慧生態產業新城、若羌新絲路物流中心建設項目、中泰化學PTA、塔里木油田凝析氣輕烴深度回收、國投羅鉀30萬噸擴能、利泰絲路二期、聚芳高科聚苯硫醚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圓滿完成階段投資任務。
??4. 做好價格政策信息公開。一是嚴格執行自治區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取消和暫停征收41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放開食鹽、郵政等收費,降低居民用電和農業用電價格,并及時在信息公開欄目上進行公布,預計年減負1.08億元。二是對水、電、物業、醫療等涉及民生的價格收費加大事中事后監管力度,完善涉企收費公示制度。分發揮12358價格舉報平臺功能作用,暢通價格投訴舉報通道,為舉報人提供通過電話、傳真、短信、網絡、來信、來訪等多種途徑受理投訴的綠色通道,及時受理查處各類價格違法行為,解答價格政策咨詢。受理價格舉報220件,其中受理價格咨詢201件,投訴舉報19件,調解退還消費者價款0.304萬元。答復州長信箱16件。辦結率100%,切實做到了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三是加強價格監測,密切關注重要商品市場價格波動走勢,發布各類價格監測報表451篇,監測簡析和節日動態76篇。2017年參加自治區、自治州“新廣行風熱線”、巴州零距離、民生熱線等節目7期,現場解答聽眾咨詢、受理價格投訴60起。
??5. 積極推進公共服務信息公開。一是推進教育信息公開。通過在《巴音郭楞日報》、《巴州教育》微信平臺、宣傳欄等發布信息等方式,主動公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普通高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教師資格考試、自學考試、研究生考試等教育領域民生工程和進展情況,讓更多的群眾了解有關政策,同時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二是深化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公開。統一政府信息公開口徑,清理州直醫療衛生單位網站,統一到政府網站,并督促州直醫療單位及時做好院務信息公開工作,及時發布老百姓最關心的重要政策、健康知識傳播、疾病預防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信息。督促州直醫療衛生單位在門診大廳設立大屏幕電子顯示屏、公告欄,公開醫院就診流程,門診專家姓名、職稱、門診時間,各種檢查項目、藥品規格與價格等。持續開展以醫療機構為重點的院務公開工作。各州直醫院積極完善信息目錄,不斷創新信息公開載體,向社會、服務對象和內部職工全面公開基本情況、醫療費用、醫療質量、運行效率、群眾滿意度和服務承諾等信息。
??6. 逐步加強國有企業及安全生產信息公開。建立完善信息公開制度,督導國有企業不斷深化信息公開工作,推進企業民主管理。通過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及時公開國有企業監管文件、國有企業資產處置、所出資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經營業績考核總體情況以及企業人事調整等情況,共公開144條信息;對國有企業重組改制信息通過報紙、網站、微信等多種方式進行公開。圍繞廣大群眾關注的安全生產熱點問題,在州安監局網站設立政務公開、綜合監管、應急管理、安全監管、行政許可、事故快報、隱患排查治理等欄目,滿足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促進生產安全事故處置、調查、處理效率的提升,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7. 不斷加強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制定下發了《關于印發2017年自治州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的通知》(巴住保辦〔2017〕3號),對各類棚戶區改造任務進行了分解,將棚戶區改造信息公開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范圍,要求各縣市加強棚戶區改造項目信息公開力度,通過項目施工現場、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公開項目建設信息和分配信息。全州2017年建設項目信息錄入451條,錄入率為100%;房源信息錄入50640條,錄入率為64.5%,保障對象信息錄入29225條,錄入率為51.7%,租售合同信息錄入22316條,錄入率為40.9%,棚改協議信息錄入25409條,錄入率25.3%。
??8. 持續推進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開。繼續加大食品生產、銷售等環節監管信息公開力度。及時公布州本級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數據信息,發布申辦、變更、延續許可公示公告。做好食品藥品抽檢信息公開,定期發布食品藥品抽檢信息,2017年我所共完成藥品檢驗任務475批次,其中監督抽驗藥品320批,全檢率為80.0%;基本藥物監督抽樣95批,全檢率為82.1%;中藥材監督抽樣60批,不合格藥品9批次,不合格率15.0%,全檢率為86.7%;完成自治區下達的食品安全抽檢任務810批次,實際完成818批次,完成率101%,合格816批次,不合格2批,合格率99.75%。同時,利用微博、微信轉發自治區食品抽檢信息和全國食品安全抽檢總體情況和國家醫療器械抽驗質量公告。
??9. 不斷深化環境保護信息公開。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系統正在組建,建立了水源水質信息每月發布、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結果信息每季發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實時發布等環保信息發布制度,環評受理、審批和驗收信息全過程公開,環境違法案件及查處情況、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檢查情況信息主動公開。2017年6月5日,在巴音郭楞日報上發布《2016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環境狀況公報》。為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污染防治方案》及自治區環保廳、住建廳、衛計委“關于做好全區飲用水安全狀況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新環發〔2017〕30號)要求,切實做好我州飲用水衛生安全監管,2017年制定下發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城鎮飲用水安全狀況信息公開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各縣市按照監測技術規范和信息公開的要求,定期監測、檢測和評估轄區內飲用水水源、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并及時向社會公開。2017年總計公開4次。
??四、依申請公開及行政復議、訴訟情況
??積極組織指導全州各縣市、部門開展依申請公開、行政復議、訴訟工作。按照《條例》第十三條之規定,為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開辟便捷通道,不斷規范、優化依申請公開的各項制度建設和流程再造。2017年度全州共收到各類政府信息公開申請5件,通過互聯網提交申請4件,信函申請1件,均已及時辦結,其中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4件,同意公開答復數4件,不同意公開答復數1件。2017年全州因政府信息公開產生行政復議8件,行政訴訟0件。
??五、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費用情況
??根據《條例》和《辦法》中相關規定,全州各級政府及各部門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獲取政府信息時,均未收取任何費用。
??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7年,我州在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自治區黨委、政府的要求,與群眾的要求,與形勢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各主體單位依法主動公開意識有待增強。二是公開內容有待規范。三是政策解讀、回應關切和公眾參與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2018年,我州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政務公開的相關要求,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著力推進行政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認真抓好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的貫徹落實。
??(一)大力規范推進五公開。嚴格落實《實施細則》,大力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不斷健全會議開放、重大行政決策預公開等制度,根據需要邀請利益相關方等列席政府以及部門有關會議,增強決策透明度。規范政策解讀程序及材料,做到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公開。
??(二)不斷擴大公眾參與度。按要求做好重大政策解讀工作,充分運用主流媒體、政府信息公開網站、政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做好重大政策解讀宣傳工作,并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在線訪談、開設宣傳專欄等形式進行解讀,正確引導輿論。
??(三)保障權力運行公開透明。加快推進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公開權力清單及權力運行流程制度,建立健全權責清單動態調整管理機制,根據執法依據和機構職能調整等變化,進一步取消、整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加大事中事后監管力度,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健全監管檢查機制。推進行政處罰信息公開,推動其他行政權力運行信息公開,擴大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
??(四)突出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繼續推進以行政權力運行、財政資金管理使用、公共資源配置、公共服務和公共監管等五個方面為重點的信息公開,加大財政專項資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政府采購、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保障房分配、醫療服務收費、扶貧攻堅等信息公開力度。健全和完善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和程序,進一步完善重點領域信息新聞發布工作機制。
??(五)拓展群眾辦事公開領域。繼續推進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有關住房、醫療、教育、供水、供電、金融、電信等單位的辦事公開,進一步規范辦事依據、服務程序、服務時限、服務承諾、收費標準和監督渠道。不斷規范和強化行政服務中心職能,繼續在進駐中心的各行政部門推行“三集中、三到位”,為各辦事窗口充分授權,實現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在服務中心和網上審批兩個平臺集中辦理到位。同時,加大行業主管部門對行業辦事公開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力度。
??(六)強化政府信息公開培訓督查。進一步提升對互聯網環境下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大意義的認識。加強教育培訓,開展政府信息公開人員業務培訓和研討交流,提升人員能力水平和專業素養。加大對縣市、部門的督促指導力度,提升我州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整體水平。規范考核問責,完善考核指標,加大政府信息公開網欄目維護監督管理力度,強化考核、通報、督查、限時整改等問責機制,確保工作部署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