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2021年6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明確了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基礎制度和支持政策,從國家層面對住房保障體系進行了頂層設計,即“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實現人民群眾住有所居”。這項工作已成為“十四五”時期全國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的重點工作任務。
按照自治州人民政府安排部署,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經過深入調研,會同州直有關部門起草了《自治州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經組織專家討論,征求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各縣(市、開發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州直相關部門意見后形成《自治州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方案(送審稿)》。2022年3月22日,《實施方案》巴政辦發(【2022】22號)通過了自治州第十五屆人民政府第3次常務會議審議,以州政府辦公室文件形式印發。
二、《實施方案》出臺的意義
2007年以來,全州共建設公租房6.2萬套,截至2022年2月底,累計約15萬困難群眾住進公租房,有效改善了城鎮戶籍困難群眾住房條件,為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增強困難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仍然突出,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將有利于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緩解住房困難,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有利于緩解住房租賃市場結構性不足,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有利于促進房地產開發企業轉型升級,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利于落實擴大內需戰略,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
三、主要內容和政策措施
《實施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規范管理、組織實施、壓實責任、保障措施五個方面。
?。ㄒ唬┲笇枷?。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
?。ǘ┮幏豆芾怼0齻€方面。
1.明確了主體資格。明確了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類主體作用,引導多主體投資,堅持“誰投資、誰所有”,主要利用存量資源,適當利用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配建,以及鼓勵在產業園區按照租賃住房用地統一建設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鼓勵國有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供應,支持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建設和運營管理保障性租賃住房。
2.明確了保障標準。明確了保障性租賃住房重點面向城區無房新市民、青年人,優先保障新市民中從事基本公共服務的住房困難群體,原則上不設收入門檻。支持用人單位集中申請建設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保障對象可優先滿足本單位、本園區職工需求。明確了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可以配比不高于20%且面積不超過120平方米戶型。明確了租金應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原則上不高于市場租金的80%),市場租賃住房租金標準由所在縣市區住建、發改、財政部門確定并定期公布。
3.明確了規范管理。明確了各縣市結合本地實際,合理確定準入條件,嚴格執行審核輪候配租程序,準入標準實行動態管理,嚴格使用退出程序,不得擅自改變保障性租賃住房性質和用途。明確了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收入使用范圍,運營單位維修養護職責,防止變相銷售等內容。
?。ㄈ┙M織實施。一是土地政策,明確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改建存量房屋、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支持政策。二是資金政策,明確了中央財政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資金支持政策。三是稅費政策,增值稅、房產稅享受減免優惠政策。四是金融政策,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優化信貸流程,提高審核效率,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五是平臺建設。加快建設縣市級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提升運營管理信息化水平。六是構建互嵌式居住。按照自治州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工作要求,引導各民族群眾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構建共住共學共事共樂的居住環境。
?。ㄋ模簩嵷熑?。明確了州人民政府對全州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負總責,各縣市和開發區對屬地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負責。各級發改、財政、自然資源、住建、稅務、人行、銀保監局等部門單位加強政策協調和工作銜接,形成合力,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五)保障措施。成立自治州保障性安居工程暨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工作進展,安排部署工作任務,加大對各縣市區工作的指導監督檢查。各縣市和開發區結合實際將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納入“十四五”住房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