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林業和草原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認真落實自治區、自治州黨委、政府相關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工作目標,結合實際,認真扎實開展普法各項工作,現將2024年普法履職情況報告如下。
一、落實普法責任工作措施
(一)加強黨的領導,推動落實法治建設主體責任
嚴格落實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項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把法治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督促、同考核。一是根據人事變動,結合實際重新調整局黨組成員和縣級干部工作分工,明確依法治州(依法行政)工作責任領導、分管領導,將法治建設工作任務分解到人,明確目標,細化舉措,定期聽取工作匯報,研究解決法治建設工作中的難點問題,確保法治建設工作有效推進。二是落實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重大事項決策會前學法,結合黨員干部教育深刻領悟和實踐,將涉林草各類法律法規納入到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支部學習規劃,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法13次,局黨組書記帶頭參與“法治講堂·逢九必講”9次。三是落實職責,結合州林草局實際制定完善普法責任清單,在巴州人民政府網公布,自覺接受評議監督。
(二)嚴格履行職責,公正文明執法
一是嚴格落實自治區林草局下發的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對105項違法行為審慎監管,落實自治區林草局行政處罰減免責清單,對不予處罰事項6條、從輕處罰事項4條、減輕處罰事項3條執行容錯機制。二是嚴格落實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執法資格管理,全局74名干部嚴格按照要求持證開展行政執法工作,積極參加中央組織部、中央依法治國辦、司法部聯合組織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專題培訓班”。開展8次林草業務知識和行政執法技能培訓,我局業務骨干通過網絡給全州八縣一市林草系統全體干部進行視頻授課,進一步增強林草系統全體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三是充分發揮我局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作用。我局組織專項資金將法律顧問經費納入單位財政專項預算,并落實公職律師制度,明確法律顧問職責,建立“三書”制度,及時向州司法行政部門備案。截至目前對我局對外簽訂的合同進行合法性審查已達110余件。四是嚴格管理野生動植物經營活動。聯合農業農村、政法委、網信、公安、交通、市場監管、郵政、海關等8家單位開展代號為“清風行動2024”的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聯合行動,全州出動執法人員220人次,執法宣傳車90車次,發放宣傳單500余份、宣傳冊400余冊,簽訂承諾書70余份,積極引導廣大市民抵制亂捕濫獵、非法收購、販運、加工、銷售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的行為。五是加大種苗行政執法力度。聯合庫爾勒市、焉耆縣種苗、林檢部門開展行政執法檢查,與州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對2家州級本級核發林草種子生產經營戶,系統內部3家林草種子生產經營戶進行了“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活動,未發現違規行為;印制2000余份《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發放到苗木市場、生產者、經營戶手中進行宣傳,對育苗生產經營戶開展種苗質量檢測、標簽填寫、苗圃檔案建立等進行實操指導。
(三)提升林草服務質量,助推巴州高質量發展
一是將林草權責事項逐一制定詳細操作規范、流程圖,落實一次性告知,目前已辦理林草權責事項審批305件,其中涉及林地許可98件、延續1件、變更1件,涉及草原許可135件、變更4件,涉及野生動植物許可38件,涉及自然保護區許可12件,風景名勝區選址核準許可16件,全部在規定限時內辦結,極大的提高了審批效率,方便了辦事群眾。二是承接自治區林草局委托州級林草主管部門實施的建設項目使用林草地等20項審批事項,全部進駐自治州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三是梳理并動態調整林草局行政權責清單,全面落實行政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提高政務信息透明度,規范行政權力。截止目前我局沒有需要撤銷和糾正不合法性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四是加強重點項目支持力度,提前介入、主動服務。與州發改委、州自然資源等部門積極溝通,G314烏什塔拉至G218揚水站建設項目、新疆煤改電二期(巴州~鐵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兩個自治區項目在用地規劃前,出具項目用地是否占用自然保護地、林地、草地的前期意見,為建設單位項目規劃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完成和靜抽水蓄能項目、陽霞礦區煤炭運輸廊道及配套附屬設施一期工程項目、羅布泊至若羌鐵路項目等建設項目使用林地批復。針對正在辦理使用林地手續的重點項目,持續跟進最新進度。
(四)落實普法職責,加強宣傳工作
一是以提高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為著力點,編制林草職能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清單700條,印發至全系統干部,強化林草系統干部職工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二是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普法工作,以第28個“2·2”世界濕地日、第11個“3·3”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第46個“3·12”植樹節、憲法法律宣傳月、第43屆“愛鳥周”等時間節點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深入學校,走進自然保護地,向過往群眾宣傳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發放3000余份宣傳單,制作微視頻2份,在巴州日報專版刊登保護科普常識3篇,受益人群達5000余人,公布投訴舉報渠道,進一步增強了廣大群眾對林草資源的保護意識。三是組織黨員干部參與“法治講堂·逢九必講”9次,新疆干部網絡學院、“學習強國”“石榴云”“法宣在線”學習培訓平臺參學率達到100%。四是將法治宣傳教育融入基層活動29場次5945人,專題學習23場次684人。
二、開展普法工作成效?
(一)干部法治素養顯著提升?
通過系統的內部學法和多樣化的學習培訓,全系統干部職工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刻,運用林草法律法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形成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為依法履行林草職責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群眾保護意識不斷增強?
一系列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讓廣大群眾更加深入了解林草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和相關法律法規,自覺抵制亂捕濫獵、非法收購、販運、加工、銷售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等違法行為的意識明顯增強,全社會關心支持林草資源保護的良好風尚逐步形成。?
(三)法治環境持續優化?
普法工作與執法實踐、服務群眾相結合,在嚴格執法中開展普法教育,在服務群眾中普及法律知識,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林草權責事項審批效率顯著提高,聯合多部門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有效維護了林草資源管理秩序。
三、問題短板
(一)普法針對性有待增強?
針對不同群體(如企業、社區居民、農牧民等)的個性化普法需求研究不夠,普法內容和形式的針對性不足,導致部分普法活動效果不夠理想,未能完全滿足不同受眾對法律知識的實際需求。?
(二)普法深度和廣度不足?
在偏遠地區和基層農村,普法宣傳的覆蓋范圍和力度仍需加大,部分群眾對林草法律法規的知曉率和理解度還不高。同時,對新興媒體平臺的利用不夠充分,普法宣傳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
(一)深化精準普法,提升普法實效?
深入調研不同群體的普法需求,針對企業,重點宣傳林草行政審批、資源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針對農牧民,結合生產生活實際,開展通俗易懂的普法宣傳。創新普法形式,利用短視頻、直播等新興媒體平臺,制作更多貼近群眾、生動有趣的普法作品,提高普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拓展普法陣地,擴大覆蓋范圍?
加強與基層社區、學校、農村的合作,建立常態化的普法宣傳機制,定期開展普法講座、法律咨詢等活動,進一步擴大普法在偏遠地區和基層農村的覆蓋面。充分發揮“林長+警長+檢察長”制度優勢,在執法辦案過程中同步開展普法教育,將每一次執法活動轉化為生動的普法課堂,增強普法的實效性和震懾力。?
(三)強化責任落實,完善長效機制?
壓實各下屬單位、各科室的普法責任,將普法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建立健全普法工作評估和監督機制,確保普法任務落到實處。持續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普法工作格局,為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巴州林業和草原局巴州林業和草原局普法責任清單
?????????????????????????202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