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勒市教育局、各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州直各中小學校:
為激發教師教學熱情,調動廣大教師投身課堂教學積極性創造性,匯集優質教學資源,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教育優質資源共享,促進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巴州教育局組織開展了2023年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工作,經基層學校審核,州級遴選,現將34節州級精品課公布如下:
序號 |
類別 |
姓名 |
單位 |
學科 |
課題 |
1 |
學科類 |
馬??span>瑞 |
焉耆縣第四中學 |
語文 |
和大人一起讀:孫悟空打妖怪 |
2 |
學科類 |
孫湘秀子 |
和靜縣第九小學 |
語文 |
蜜蜂 |
3 |
學科類 |
馬小芳 |
輪臺縣第二小學 |
語文 |
揠苗助長 |
4 |
學科類 |
邵曉芳 |
和碩縣第五小學 |
語文 |
泊船瓜洲 |
5 |
學科類 |
沈??span>婷 |
若羌縣第二小學 |
語文 |
靜夜思 |
序號 |
類別 |
姓名 |
單位 |
學科 |
課題 |
6 |
學科類 |
王曉謹 |
庫爾勒市第八小學 |
語文 |
集字練習 天下為公 |
7 |
學科類 |
黃??span>榮 |
庫爾勒市第四中學 |
數學 |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
8 |
學科類 |
趙??span>娟 |
且末縣中學 |
數學 |
菱形 |
9 |
學科類 |
張雪文 |
焉耆縣第四中學 |
數學 |
連加連減 |
10 |
學科類 |
楊??span>晶 |
焉耆縣第四中學 |
數學 |
認識鐘表 |
11 |
學科類 |
王??span>麗 |
尉犁縣第二小學 |
數學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12 |
學科類 |
買爾哈巴·艾合買提 |
輪臺縣第二中學 |
數學 |
同底數冪的乘法 |
13 |
學科類 |
李??span>婕 |
博湖縣博湖中學 |
數學 |
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質 |
14 |
學科類 |
王玲玲 |
輪臺縣第二小學 |
數學 |
4個放進3個里(例1) |
15 |
學科類 |
馬玉萍 |
焉耆回族自治縣第二小學 |
英語 |
Unit 5 What colour is it? |
16 |
學科類 |
楊??span>猛 |
庫爾勒市第四中學 |
物理 |
功與功率 |
17 |
學科類 |
趙貴成 |
巴州二中 |
化學 |
硫和二氧化硫 |
18 |
學科類 |
程靈芝 |
巴州二中 |
生物 |
受精作用 |
19 |
學科類 |
鄧淑琴 |
巴州焉耆縣第二中學 |
初中歷史 |
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 |
20 |
學科類 |
楊麗芳 |
若羌縣城西新區學校 |
小學道德與政治 |
協商決定班級事務 |
21 |
學科類 |
王??span>敏 |
庫爾勒市第二中學 |
初中地理 |
第三節 印度 |
22 |
學科類 |
彭平平 |
庫爾勒市實驗中學 |
高中地理 |
第三節 環境問題及其危害 |
23 |
學科類 |
葉??span>波 |
馬蘭小學 |
體育 |
發展跑能力的練習與游戲 負重跑——“播種”與“收獲” |
24 |
學科類 |
安悅月 |
庫爾勒市第三中學 |
美術 |
有創意的字 |
25 |
學科類 |
王鈺鈴 |
庫爾勒市第一小學 |
小學音樂 |
欣賞 口哨與小狗 |
26 |
實驗類 |
青??span>琴 |
巴州輪臺縣第二中學 |
實驗物理 |
用凸透鏡設計與制作簡易照相機 |
27 |
實驗類 |
張家淇 |
巴州庫爾勒市第二小學 |
實驗數學 |
1000以內數的認識 |
28 |
實驗類 |
鄧婷婷 |
巴州庫爾勒市實驗中學 |
實驗地理 |
制作中國地形模型 |
29 |
實驗類 |
余鴻雁 |
巴州庫爾勒市第八小學 |
實驗?/span>信息技術 |
數字作品的簡單處理—愛心支援 |
30 |
實驗類 |
王??span>媛 |
巴州庫爾勒市第二中學 |
實驗 信息技術 |
利用三維軟件創作三維作品 |
31 |
實驗類 |
張祥海 |
巴州庫爾勒市實驗中學 |
實驗通用技術 |
控制系統方案的初步設計 |
序號 |
類別 |
姓名 |
單位 |
學科 |
課題 |
32 |
實驗類 |
宋俊霞 |
巴州焉耆縣第一中學 |
實驗化學 |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
33 |
實驗類 |
楊??span>磊 |
巴州博湖縣高級中學 |
實驗物理 |
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
34 |
實驗類 |
高??span>鵬 |
巴州輪臺縣第一小學 |
實驗科學 |
探究常見材料的導電性 |
希望各縣(市)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有效發揮“精品課”資源示范引領作用,將2節部級、30節自治區級、34節自治州級“精品課”納入本地、本學校教師培訓資源,組織廣大中小學教師看“精品課”、學“精品課”,促進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線上線下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加快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適應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獲得部級、自治區級和部分自治州級“精品課”將陸續通過全州教研活動進行集中展示和交流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