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和《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21〕30號)要求,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編制。
一、總體情況
2024年,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認真落實自治區和州黨委、政府工作要求,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政務公開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準確把握政務公開職責定位,統籌政務公開和安全保密,提升政策公開質效,提高平臺建管水平,不斷夯實工作基礎,以高質量政務公開助推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持續深化主動公開。一是圍繞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法規范做實政府信息集中公開。及時向社會公開2024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政府工作報告等,重點做好便民利企、招商引資等政策文件及相關措施的發布和推送,持續提高政府文件發布質量,確保動態更新、查詢便利。以行政規范性文件為重點,加強已公開政策的信息管理,根據立改廢情況動態更新,以公開的準確性保障執行的準確性。圍繞政府重點工作、重要會議等及時收集匯總相關素材同步推出“自治州兩會”“慶祝自治州成立70周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專題,通過數字化、圖表圖解等方式予以展現,豐富信息內容。二是做好重大會議信息公開。及時公開全體會議、常務會議信息,第一時間公開會議決策事項,正確釋放政策信號,有效引導社會預期,加強對政府會議信息公開的集成管理,確保信息公開的時效性、連續性,并通過圖片、視頻進一步豐富公開形式。三是深化重大決策公眾參與。深入落實重大決策公眾參與程序,進一步完善意見征集、采納、反饋等工作機制。制定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政策,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積極通過征求意見、聽證座談、實地走訪、民意調查等方式擴大公眾參與。四是加強政策解讀。持續提升解讀材料質量,靈活使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從社會關切的利益點、新舊政策的差異點、重要舉措的創新點等方面進行解讀。合理創新解讀方式,在按要求做好文字解讀材料的基礎上,運用圖片等解讀形式加強解讀效果。著力提高政策解讀率,重大政策解讀率達到100%。五是發揮好政府公報權威發布和標準文本作用,推動政府文件通過政府公報統一刊登。做好政府公報數字文件庫應用,有效拓寬數字公報傳播應用渠道。
2024年度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通過政府網站、政府公報等渠道主動公開政府信息3201條,編發《政府公報》2期,發布政務動態信息7442條;“微政巴州”政務微博發布信息2189條,關注量達91238個。
(二)持續規范依申請公開。按照《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復規范》,持續規范依申請公開辦理程序,更新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主動溝通了解申請人真實需求,及時會商研判復雜疑難申請,防范法律風險,提升依申請公開辦理質效。
2024年度收到各類政府信息公開申請43件,已辦結42件,1件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其中不予公開1件(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無法提供的41件(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已轉相關行政機關。2024年因政府信息公開產生行政復議0件,行政訴訟0件。
(三)持續加強信息管理。分層級分領域優化政府信息公開目錄設置,建立動態更新機制,優化展現方式。加強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機制、明確責任,堅持“先審后發”“一事一審”原則,完善公文公開屬性認定流程,依法對擬公開信息進行保密審查,并加強對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的保護。科學確定公開方式、范圍和時限,堅持分類施策,綜合考慮信息性質、受眾、影響等因素,需要廣泛知曉的全面公開到位,一定范圍內知曉的在特定范圍內公開。加強公開后信息管理,定期清理過時、失效內容,防范泄密和匯聚風險。
(四)持續規范平臺建設。發揮多渠道服務優勢,加強政府信息公開與政務公開欄目的銜接融合,提升公眾獲取信息便利性。推動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協同聯動,健全完善政務新媒體管理制度,維持新媒體的活躍度,實現與政府網站的協同發聲,擴大政務信息的宣傳面和影響力。加快政府公報數字化進程,逐步擴大網絡版政府公報使用范圍,合理減少紙質版政府公報印發數量。完成網站SSL證書部署,防止數據信息的泄露,保護網站安全可信。
(五)持續強化監督管理。一是將政務公開納入績效考核內容并完善考評方式,優化指標體系,建立季度檢查通報、年度績效考核的監督管理機制,強化結果運用,將年終考核和日常監督納入政府信息公開長效管理機制。二是通過在州政府門戶網站設置調查問卷等形式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社會評議,加強社會監督。年度內未發生責任追究情形。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0 |
0 |
0 |
規范性文件 |
0 |
0 |
3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0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0 |
||
行政強制 |
0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0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43 |
0 |
0 |
0 |
0 |
0 |
43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41 |
0 |
0 |
0 |
0 |
0 |
41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總計 |
42 |
0 |
0 |
0 |
0 |
0 |
42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1 |
0 |
0 |
0 |
0 |
0 |
1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一是政府信息公開安全風險防范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大;二是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內容仍需進一步拓展和細化。針對上述問題,2025年將著力抓好兩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健全完善擬公開政府信息的保密審查制度,準確把握不同類型信息公開要求,開展“制定標準性、公開合規性、解讀規范性”等審核工作,全面規范公開方式和范圍,加強公開后的信息管理,定期清理過時、失效內容,防范泄密和匯聚風險,統籌推進政務公開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二是推動重點領域信息主動公開,緊扣國家、自治區各項重大改革和關鍵舉措,持續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市場監管、生態環境、醫療衛生、穩崗就業等重點領域的信息發布、更新和欄目管理維護工作,不斷拓展公開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細化信息公開要素,加強政策解讀和回應關切,切實提高政務公開的質量和效果,讓群眾看得懂、能監督、好參與。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函〔2020〕109號)規定的按件、按量收費標準,本年度沒有產生信息公開處理費。
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統計期限從2024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止。本年度報告電子版可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www.feish-gz.com)下載。如對本年度報告有疑問,請與巴州電子政務和大數據發展服務中心聯系(地址:新疆庫爾勒市巴音東路45號;郵編:841000;聯系電話:0996-2689222;電子郵箱:bzzf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