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報是由巴州人民政府編制的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包括概述,主動公開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等內容。本年報中統計數據期限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巴州人民政府網站信息公開平臺(zwgk.xjbz.gov.cn)可下載本年報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聯系:巴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地址:庫爾勒市巴音東路45號黨政辦公樓主樓205室;郵編:841000。
一、概述
2013年,我州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始終堅持以監督行政權力、服務人民群眾為主線,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規范行政行為、加強公用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和基層政務公開為重點,努力夯實工作基礎,加大工作力度,政務公開規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斷提高,為推動全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務環境。
(一) 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公開機制。為切實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順利推進全州政務公開工作開展,及時調整了自治州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組成人員,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有關工作的通知》(巴政辦發明電〔2013〕31號)。通過巴州政府網站加大主動公開力度,強化政府門戶網站第一公開平臺的作用。建立健全了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新聞發布、協調發布、保密審查、責任追究、年報告等七項制度,促進政務公開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積極推進網上在線辦事,認真梳理在線審批服務項目,及時更新“百件實事網上辦”相關信息內容。重新修訂了《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與目錄》,完成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與目錄匯編編制工作。加強保密審查,對全州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開展了一次自查,進一步規范了信息公開的審核程序,信息發布與公文制作和運轉流程結合日趨緊密。
(二) 強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政務公開形式與內容更加豐富。大力推進州、縣市、鄉鎮三級政務公開體系建設,實現全州各級政府部門、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全覆蓋。堅持做好政務“三公開”,即公開單位及其內設機構的職權;公開收費項目、收費依據、收費標準;公開辦事程序、辦事紀律、辦結時限和辦理結果。確定了八個重點的信息公開領域,重點公開公共權力大、公益性強、群眾關注度高的領域,突出公開事權、財權、人權,包括重點工程、重要工作以及重大事項決策程序,財政預決算、大額資金使用情況,土地使用、工程招投標、政府重大投資項目、干部任免、公務員獎懲、機關工作人員招聘錄用等信息,推動了全州政務公開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
(三) 加強保密審查,完善考評機制。每月按時將州政府本級信息進行整理匯總并提出公開意見,交辦公室領導審核后及時進行發布,在確保保密的基礎上對應予公開的信息及時進行公開。對全州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開展了一次自查,進一步規范了信息公開的審核程序,信息發布與公文制作和運轉流程結合日趨緊密。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自治州效能考評指標體系,切實增強了信息公開量化考評的可操作性。通過檢查、網上抽查、定期通報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公開制度落實情況。通過考評與通報,促進了各單位進一步增強政務公開的責任意識。認真做好政務公開工作信息報送工作,向自治區政務公開辦報送64篇信息,超額完成報送任務。做好《自治區政務公開指南》修訂信息報送工作,收集報送全州各級政府部門政務公開信息。
(四) 政府網站公開內容重點突出,展示形式更加豐富。全年更新發布各類文字、圖片信息一萬二千余條。重點對自治州兩會、亞歐博覽會、民族團結等進行專題報道,全年制作各類專題十余個,及時對《自治州項目建設發展年》、《河北對口支援巴州》等已有專題進行更新內容。初步完成州政府網站主站改版設計,包括網站首頁,新聞欄目二、三級頁面,政府信息公開欄目首頁、二、三級頁面,政民互動欄目首頁、二、三級頁面等。設計、制作州政府網站手機版欄目及網頁做好給自治區政府網站的信息報送工作,全年報送信息三千余條、專題十一個,自治區電子政務辦采用巴州電子政務辦上報信息達498分,提前完成報送任務。
(五)暢通訴求渠道,保障群眾訴求。通過整合領導信箱、民意征集、百姓熱線、政風行風評議等現有渠道,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感受群眾訴求,回應社會關切。以州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為平臺,大力加強“州長信箱”欄目建設。為確保州長信箱辦理工作規范有序、運轉協調,實現高效、便民的目標,實行工作日閱辦制,認真把好辦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堅持每天定時對每一件群眾來信內容進行認真負責地審核和甄別,對于符合辦理條件的信件及時修改錯字別句,轉辦部門辦理。在辦理過程中,嚴格把好質量關,對于部門答非所問、避重就輕、敷衍應付的答復,退回重新進行辦理。同時狠抓了對各部門辦信的跟蹤與督促,對超出辦信時限的部門及時利用電話、短信和督辦通知等方式進行督辦,及時解決了一批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贏得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信任和關注。一直以來,“州長信箱”對7800余件群眾來信全部進行審核和甄別,轉部門辦理2700余件,直接辦理1900余件。
(六)加強政民互動,推動網絡問政。積極利用新興政務微博的信息傳播方式,探索開展政務公開與政民互動的有效途徑,第一時間發布我州政務動態及重大公共事件的進展情況,搶占信息發布與輿論澄清的前沿。積極跟蹤回應最新的輿情動態,增加與網民互動的頻率,降低熱點網絡事件發酵和傳播的可能性,截至目前,累計發布微博3300余條,關注人群達46642人,政民互動10000余次,影響力及關注度在全疆地州排行中迅速躍升至第一位。9月底,在自治區電子政務培訓交流會上,“微政巴州”做了經驗交流發言。11月,舉辦了巴州政務微博應用培訓班,規范并促進政務微博的管理與應用。建立了“巴州政務微博大廳”,目前我州共有56個縣市、部門開通政務微博,全面構建了巴州政務微博群。圍繞民生建設,圍繞公共重大事件,加強與公眾的直面交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直接溝通的優勢,開辦“行風熱線”“會場直播”“網上在線訪談”“民意調查”領導接待日”等欄目,主動問政于民、問計于民,促進決策民主化。推動網絡問政,開辦政務微博。
二、主動公開信息情況
(一)政府信息公開主體單位
目前巴州人民政府已調整確定的信息公開主體單位80個,包括9個縣市人民政府、54個州直部門、5個人民團體和12個公共企事業單位。
縣市級政府(9個)包括:庫爾勒市人民政府、焉耆縣人民政府、和靜縣人民政府、和碩縣人民政府、博湖縣人民政府、輪臺縣人民政府、尉犁縣人民政府、若羌縣人民政府、且末縣人民政府。
州直部門(54個)包括:州政府辦公室、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局、人社局、教育局、文體廣電影視局、衛生局、住建局、環境保護局、監察局、民政局、司法局、水利局、交通局、農業局、林業局、招商局、科技局、公安局、畜牧獸醫局、審計局、旅游局、機關事務管理局、統計局、供銷社、公積金管理中心、農機局、國資委、民宗委、安監局、煤炭局、阿爾金山管理局、人防辦、糧食局、檔案局、計生委、地震局、老齡辦、工商局、質監局、國土局、國稅局、地稅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氣象局、運管局、路政海事局、庫爾勒公路管理局、郵政管理局、庫爾勒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世行辦、人行巴州支行、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社會團體(5個)包括:州總工會、團委、婦聯、殘聯、紅十字會。
公用企事業單位(12個)包括: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巴音學院、電大、師范、一中、二中、蒙中、衛校、州人民醫院、燕趙蒙醫院、電力公司。
各縣市人民政府在推進所屬部門政府信息公開過程中共確定584個信息公開主體單位。
(二)重點公開領域
1、推進財政預算決算、“三公”經費和行政經費公開。公開財政部批復的全部預算表格并細化公開到款級科目,細化“三公”經費的解釋說明等。
2、推進保障性住房信息公開。向社會公布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計劃、項目開工和竣工情況,以及項目名稱、建設地址、建設方式和建設總套數等信息,進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退出信息公開力度。
3、推進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加大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公開力度,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專項檢查整治、違法生產經營行為查處等日常監管信息以及風險評估和風險警示信息。
4、推進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加強環境核查審批信息公開,著力推進建設項目環評、行業環保核查、上市環保核查等信息的主動公開。加強監測信息公開。
5、推進招投標信息公開。強化違法違規行為及處理情況的信息公開。加強招投標有關信息公開。
6、推進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公開。加強應對處置信息公開,及時準確發布政府舉措、處置進展、風險預警、防范措施等信息。
7、推進征地拆遷信息公開。嚴格履行公告、告知、論證、聽取意見等程序,進一步擴大社會公眾對征地拆遷工作的參與,提高工作透明度
8、推進價格和收費信息公開。加大對實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以及行政事業性收費等信息公開力度,認真回應社會公眾和市場主體集中關切的問題。
9、推進人事任免信息公開。加大對人事任免信息的公開力度,提高領導干部任免信息公開的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三)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量
2013年,全州各級人民政府通過政府網站信息公開平臺累計發布信息54556條。其中,州人民政府累計發布信息8154條,庫爾勒市人民政府6256條,焉耆縣人民政府11852條,和靜縣人民政府3680條,和碩縣人民政府4432條,博湖縣人民政府3124條,輪臺縣人民政府4846條,尉犁縣人民政府6248條,若羌縣人民政府3280條,且末縣人民政府2684條。
全州新增公開的54556條政府信息中,政府職能6044條,占11.1%,政策法規9998條,占18.3%,重大決策4935條,占9.5%,行政職權類8952條,占16.5%,行政執法類2586條,占4.7%,社會服務類7095條,占13.1%,工作動態類9434條,占17.3%,其他類5201條,占9.5%。
三、公開途徑
繼續發揮政府網站、政務微博、新聞發布會、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公眾查閱點等主要公開渠道的作用,同時,進一步創新思路,多策并舉,多樣化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
(一)積極發揮政府網站第一公開平臺的作用。進一步整合政府門戶網站信息資源,優化公開欄目設置,加強政務微博新媒體應用,提高信息發布與服務公眾的能力,州政府網站訪問量超過7500萬人次。
(二)積極推動政民互動。積極組織領導做客電臺行風熱線、網站在線言談等欄目,在黨報開設“州長信箱直通車欄目”等,介紹政府重點工作,解讀重要民生政策,接受訪談,聽取群眾代表意見。通過手機短信、電子信息屏、車載媒體等形式,發布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氣象、服務、應急信息。
(三)搭建政務微博平臺,推進網絡問政水平。積極探索微發布、微直播 微訪談微調查 微投票等新穎形式,通過信息公開、政民互動、網民熱線、圖說巴州、巴州影像等欄目,第一時間發布我州政務動態及重大公共事件的進展情況,搶占信息發布與輿論澄清的前沿,積極跟蹤回應最新的輿情動態,增加與網民互動的頻率,降低熱點網絡事件發酵和傳播的可能性。
(四)積極利用國家公共資源推進信息公開查閱。各縣市、州直各部門利用已有的檔案館、圖書館(室)、閱覽室等資源,共建立92個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場(其中各縣市21個、州直各部門71個),整理匯編了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匯編》225冊。各單位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設有明顯的標識,方便了群眾查閱。
四、依申請公開情況
全州各政府機關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67件,其中州直部門收到33件,各縣市政府收到34件;當面申請3件,網上提交表單申請28件,以其他形式申請36件。
在67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中,已經答復的為67件,按照《規定》將于下年度答復的有0件。
在67件答復中,“同意公開”的為62件,“同意部分公開”的為4件,“否決公開”的為1件。
五、咨詢、復議、訴訟和申訴處理情況
全州共接受咨詢463人次,其中現場咨詢39人次,電話咨詢137人次,網上咨詢287人次。
全州受理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申請0件,其中,州政府受理0件,各縣市政府受理0件,州直各部門0件。州政府收到有關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申請0件,受理0件,迄今辦結0件,受理率和辦結率分別為0%和0%。在辦結的0件復議申請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0件,糾錯0件,分別涉及0部門,糾錯率為0%。
全州發生針對各級政府機關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訴訟案件0件。
全州發生針對各級政府機關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申訴0件。
六、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
一是受經濟條件的制約,以及領導重視程度的影響,地區之間、單位之間和部門之間政務公開工作還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二是公開內容和形式需要進一步拓展。一些部門對涉及本單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公開力度不夠。三是部分政民互動渠道存在制度機制不健全、人員不落實、工作不規范等現象,影響群眾合理反映民意訴求,難以及時化解社會矛盾,無法有效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四是部分工作人員對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理解不深,程序意識和證據意識不強,工作存在一定的隨意性,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加強政府信息公開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有效途徑,也是加強行政權力監督制約、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重要舉措。2014年,巴州將全面規范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工作,穩妥推進依申請公開工作,深入推進決策公開,圍繞財政預決算、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環境保護、征地拆遷、食品藥品安全等群眾高度關注的問題,依法、主動、及時、準確公開政府信息,解疑釋惑,澄清事實,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繼續推進“三公”經費和行政經費公開,細化“三公”經費解釋說明。積極穩妥做好重大突發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公開。加大強農惠農富民政策措施落實情況、涉農專項財政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公開力度,促使各項農村政策家喻戶曉。推進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擴大基層辦事公開的范圍,規范辦事公開目錄和指南,重點公開崗位職責、服務承諾、收費標準和監督渠道。完善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等主動公開方式,暢通信息發布渠道。加強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提高依申請公開辦理質量。健全政府信息公開機制,完善發布協調、保密審查、快速反應制度,規范信息公開的標準和程序。著力建設基于政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政務信息發布和與公眾互動交流新渠道。制定完善管理辦法,加強審核登記,規范信息發布程序及公眾提問答復程序,確保政務微博、微信安全可靠。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經驗交流和考核評議,增強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政務公開責任意識,大膽探索,積極實踐,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路,不斷提高政務公開水平,更好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