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在“十四五”前兩年遠謀近施、真抓實干的基礎上,辦成了一些期盼已久的實事難事,推進了一批備受關注的產業項目,積累了不少事關長遠的有利條件,為今后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提供了有益經驗、翻開了轉型新的篇章!
——“穩”的根基持續鞏固
◆依法推進反恐維穩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復驗高標準通過,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新”的動能加速聚集
◆“八大產業集群”增加值占經濟總量的45%,產業投資占比達77.6%、民間投資增長58.8%,達歷史最高水平。油氣、銅、鎳、鈷、鋰、金等戰略性礦產資源找礦取得標志性成果。
——“好”的質效不斷提升
◆大宗消費增長46%。景區單日高峰達34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民航進出港達248萬人次,創開航以來最高紀錄。圓滿舉辦自治區第十四屆運動會、第七屆殘運會以及第十七屆全國辣椒產業大會等多個大型節會活動。十方面25件惠民實事如期兌現。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8635元、24517元,增長6%、8.5%。
——“進”的機遇更加廣闊
◆習近平總書記時隔一年再次親臨新疆發表重要講話,進一步為新疆工作把脈定向。自治區黨委、政府對巴州發展寄予厚望,將我州列入南疆高質量發展政策支持范圍,印發《若羌新城建設發展規劃(2023—2030年)》,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2023年主要工作
(一)千方百計穩實體、促增長,筑牢經濟運行底盤
促進實體經濟穩中加固。預計糧食種植177萬畝、產量111萬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特色作物120萬畝、增長14%。主要農作物標準化覆蓋率達80%。新增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10家,禽存出欄量保持千萬頭(只)。完成50家企業“升規入統”。入圍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來州游客3140萬人次、旅游收入171億元,分別增長99%和94%。促進項目投資快中提質。實施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89個,完成投資580億元。環塔里木盆地高速公路形成合圍,骨干電網即將閉環。開展“招商引資突破年”活動,全年執行招商引資項目627個,到位資金623億元、增長15%。促進市場主體惠中見機。兌付各類補貼5億元以上,為1.3萬余家企業減負2.8億元,撥付紓困周轉資金2.43億元、撬動銀行貸款18.33億元。促進城鄉建設進中向好。完成城市老舊管網改造104公里,改擴建城市道路46公里,改造老舊小區1.2萬戶。實施71個村莊綠化美化,新改建農村公路878公里。
(二)集中精力優存量、拓增量,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做強油氣生產和化工產業。州域內新增16口油氣探井,有較好油氣顯示。二期乙烯開工建設,美克化工BDO四期正式投產、五期加快建設。做優棉花和化紡產業集群。優質商品棉總產55萬噸以上。乙二醇和聚酯一期建成。坯布、革基布、針織、水刺無紡布等一批紡織面料制造企業投產。做大綠色礦業和新材料產業集群。開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戰略性找礦三年行動。志存碳酸鋰、羅鉀碳酸鋰投產,晶暉多晶硅、惠光光電高端顯示基材項目開工。做實新能源產業集群。和靜和若羌抽水蓄能開工建設,年內新開工新能源575萬千瓦、并網110萬千瓦。做精新興產業。建成中國星網衛星地面站、國家天文臺空間碎片觀測中心、凌空商業火箭基地。數字經濟發展組織體系基本構建,與蘇州市人民政府達成“東數西算”戰略合作。
(三)堅持不懈攻難點、破瓶頸,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創新
加大重點領域改革攻堅。國資企業營業總收入、利潤總額、上繳收益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37億元,增速排在全疆前列。發運中歐班列12列,運輸貨物近3萬噸。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上網、跨地、減時、便民”全面推進,95%依申請事項實現網上能辦,269項事項實現跨地可辦,所有事項實現“24小時自助辦”。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家,科技型企業達到98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34家。
(四)一以貫之抓保護、強治理,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健全完善水資源“節蓄調增”體系。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伯斯阿木水庫投運,庫爾楚水庫加快建設,瓦石峽水庫開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大標志性戰役穩步推進,塔里木河、開孔河流域、博斯騰湖、臺特瑪湖生態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4%,土壤環境質量保持清潔等級。統籌抓好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完成營造林25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10萬畝、沙化土地治理36萬畝。探索云水資源開發利用,巴音布魯克山區降水增長22%。堅決抓好中央、自治區生態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7%。建設新能源充電樁690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8100輛。
(五)盡心傾力辦實事、惠民生,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大力促進高質量就業。1.1萬名畢業生留州就業創業,新增城鎮就業2.13萬人,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9.91萬人次。穩步擴大公共服務供給。公辦幼兒園基本覆蓋城鄉。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若羌現代產業學院當年掛牌、當年招生。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普及行動。巴州人民醫院(南市區)第二住院部和急救診療中心主體完工,州疾控中心能力建設項目、傳染病醫院建成。關心“一老一小”,建成失能失智老人養護院、9個社區老年人照料中心、600余張家庭養老床位,全州托育機構達63家、托位數達3894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24733元、位列全疆第二。若羌縣成功納入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工程。州博物館樓蘭歷史文物展廳改造升級、樓蘭故城保護提升改造、七個星佛寺遺址博物館、尉犁絲綢之路·長城文化公園等一批文化項目建成投用。編創獨幕劇《大唐烽燧》廣受好評。營造團結和諧良好氛圍。80%社區建成互嵌式社區。穩步推進新疆伊斯蘭教中國化。
(六)毫不松懈防風險、保穩定,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扎實推進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立體化信息化精準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全面構建,平安巴州走深走實。加大經濟金融風險排查整治。開展地方財經紀律專項整治行動,按計劃穩步推進高風險農合機構風險化解。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貫穿全年的隱患排查整治。嚴防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以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切入,持續提升全州食品安全監管水平。
(七)堅定不移改作風、重實干,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強化政治建設。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強化法治建設。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執行率達100%,行政執法案卷合格率達97%。強化作風建設。持續整治“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堅決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行為,開展統計基礎能力建設年,扎實推進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強化廉潔建設。堅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建州70周年,是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巴州篇章、全力實施“十四五”規劃、努力爭得各類政策落地見效的關鍵一年。做好政府工作,事關長遠、至關重要。
202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自治區和兵團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第九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按照自治區黨委十屆十次全會和州黨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安排部署,堅持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開放和穩定,聚焦“爭先創優、爭先進位”目標,在繼續抓實“三大任務”、突出“五個抓手”、主攻“七大戰場”的基礎上,培育“五大優勢產業集群”,切實保持社會穩定、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增進民生福祉,努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巴州篇章,為推動新疆高質量發展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2024年政府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1、堅持穩字當頭,在精準施策中統籌抓好安全穩定工作
扎實推進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高舉法治旗幟,保持依法嚴打高壓態勢不動搖,鞏固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完善全方位解決群眾困難訴求長效機制。不斷深化平安巴州建設。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深入開展意識形態反分裂斗爭。嚴防政府債務總體風險,有序化解政府債務。依托“信用中國·巴州”,受理、歸集全州涉政府部門違約失信投訴,健全民營經濟投訴維權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成投用西域都護府博物館、巴倫臺歷史文化展示館,高標準規劃建設若羌樓蘭歷史文化園。新創1部樓蘭題材藝術作品,創作各類藝術作品不少于100部,各級藝術表演團體下基層演出不少于700場次。精心籌辦我州70周年慶祝系列活動,實施“十大民生工程”。深入實施青少年“筑基”工程,全面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和普及使用。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全覆蓋、共建共創全覆蓋,力爭所有縣市創建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深入推進伊斯蘭教中國化。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持續深入推進去極端化,保持宗教和睦和諧。
2、圍繞穩中求進,在夯基筑本中實現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充分發揮重大項目投資牽引性帶動性作用。主攻事關縣域發展的關鍵項目。探索建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建成項目智管平臺。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685億元以上、增長10%以上,力爭實施1個千億級、5個百億級產業項目。真心服務市場主體。有效推動援企穩崗、社保繳費、融資擔保等優惠政策協調配合、直達快享。開展產融對接活動20場次以上,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成本。優化執法方式,嚴禁“一刀切”行為。滾動發布項目清單,鼓勵民營企業進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公用事業、生態保護修復等領域。研究出臺促進企業“升規入統”獎勵辦法。常態開展對話,定期舉辦政企懇談會。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擠出真金白銀直補消費,不斷完善“政府+企業+銀行+電商和商貿平臺”促消費機制。加大汽車、房產、家電、家居等消費的補貼力度。新打造2個夜間經濟示范街區,培育10個以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保持物價平穩運行。強化區域協同發展。科學編制縣市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加大縣城環境整治。按照州黨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的“構建‘中軸隆起、兩翼齊飛、多點聯動’發展格局,打造環塔里木經濟帶的重要增長極”思路定位,調整完善“十四五”發展規劃、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各類專項規劃。引導縣市之間、園區開發區之間、兵地之間產業聯動、互結成鏈、效益分成,進一步促進若羌與且末、和靜與和碩、焉耆與博湖、焉耆與二師27團等聯動合作。著重推進落實若羌新城規劃和幫扶且末縣發展。
3、聚焦現代產業,在持續攻堅中奮力推動轉型升級
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加強焉耆盆地、輪臺、且末高產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建設,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30萬畝以上;鞏固棉花優勢地位,機采率提至96%,積極推進棉籽蛋白、棉籽糖、油料加工等精深加工業;促進“三紅”等特色作物集中連片種植,面積保持在100萬畝以上、訂單率90%以上;推動設施產業由以蔬菜種植為主向菜、果、瓜、菌、花多向發展;提升香梨、紅棗、白杏等林果產區優勢,林果業標準化率達88%以上;提質增效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飼草料面積100萬畝以上。按計劃抓實“十大全產業鏈”規劃圖和鏈條表,新引進落地農產品加工企業20家以上;完成若羌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末期評估認定。強化品牌化營銷推廣,全力推進優質農產品進景區、上網絡、入內地市場,新增疆內外銷售網點10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支持若羌縣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推動工業產業集群發展。加快發展油氣生產加工產業集群,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加大輪臺、尉犁、且末、若羌區域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抓緊二期乙烯、BDO五期等項目建設。加快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穩定紗線等棉紡生產端,擴大粘膠、PTA、乙二醇、聚酯等化纖產能,延伸織布、印染、家紡、成衣等下游產業鏈條,建成多面料生產基地。加快發展綠色礦業和新材料產業集群,強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戰略性找礦突破三年行動落實,實現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新突破,整體提升礦產資源保障水平。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集群,統籌風、光、氫、儲多能互補產業布局,力爭建成新能源800萬千瓦、并網400萬千瓦以上。加快發展裝備制造產業,合理布局風機總裝、光伏組件、動儲電池等項目,延伸醫藥農藥制劑和中間體等產業鏈條。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積極推進巴音布魯克、博斯騰湖、羅布人村寨三大龍頭景區提檔升級。加快巴音布魯克至駱駝脖子吊橋旅游公路建設,全線貫通環博斯騰湖公路,推進2家五星級酒店和若干旅游酒店建設。擦亮“山水、草原、胡楊、紅色、民俗”五張金色名片,持續提升“絲路山水、壯美巴州”品牌影響力。組織開展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優化以庫爾勒、尉犁為中心,若羌、焉耆、輪臺為支點的商貿物流體系。加強與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開發銀行深度合作,鼓勵銀行保險機構推出適合巴州產業發展的個性化、特色化、多樣化金融產品。
4、突出宜居宜業,在適度超前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加快推進綜合立體交通建設。實現巴音布魯克機場通航,開工輪臺機場、庫爾勒機場站坪改擴建。加快羅若鐵路、格庫鐵路擴能改造項目建設。實現和靜—若羌高速公路通車。開工庫爾勒過境高速。大力推進能源通道建設。協調推進“西氣東輸”四線、南疆天然氣利民管道擴建工程巴州段開工建設。力促民豐—且末—若羌、若羌—花土溝(青海羚羊)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年內全面開工。系統推進水資源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和靜博斯騰、輪臺策大雅等一批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抓好庫爾楚、瓦石峽等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設,開工輪臺陽霞水庫、若羌車爾臣河輸水、尉犁塔里木水庫功能提升等工程。科學開發利用巴音布魯克、阿爾金、中昆侖空中云水資源。務實推進城鄉建設。新增城市停車位2000個,改擴建城市道路30公里以上,新建管網50公里以上,新增城市綠地11個,開工保障性住房6000套,實施老舊小區改造5300余戶。新改建農村公路500公里以上。積極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千兆城市創建力度。加快庫爾勒市智慧城市建設。
5、銳意改革創新,在破解難題中增強發展動力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制定新一輪巴州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落實方案。積極穩妥推進巴州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數字政府和“無證明城市”建設,促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網協同”“一網統管”,推動更多事項從“可辦”向“好辦”“易辦”“快辦”轉變。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強化庫爾勒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支撐,爭取列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更大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力爭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25家以上。扎實推進“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深化“組團式”援疆和柔性引才機制。深化兵地融合發展。全面推進兵地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衛生、生態環保和民族團結進步等方面的融合發展。支持擴大兵團學校招收地方學生規模。推動兵地跨區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
6、踐行“兩山”理論,在“雙碳”引領中加快綠色發展
下大力氣推進荒漠化防治工作。科學推進庫爾勒龍山、和靜北山、上庫園區等重點區域綠化工作。開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大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大氣污染治理力度,采取有效針對措施改善庫爾勒區域大氣環境。扎實做好水源涵養地保護。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加快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推動創建巴音布魯克國際重要濕地,配合完成昆侖山國家公園評估驗收工作。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進“三線一單”成果落地應用,嚴格落實環評審批制度。全方位布局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
7、順應民之所盼,在踐行宗旨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就業是安民之本。持續推進“萬名畢業生留巴州”計劃,舉辦招聘會300場次以上,開展技能培訓5萬人次以上,新增城鎮就業2.3萬人以上,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10萬人次以上。集中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教育是興國之基。重點發力教育教學質量和師資隊伍建設。鞏固提升產教融合試點經驗。新(續)建公辦幼兒園20所、完工15所、占比提高至70%;新(續)建義務教育學校校舍2萬平方米。社保是兜底之策。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保政策,保障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群體權益。完成1000戶家庭適老化改造、200戶重度殘疾人無障礙改造,打造老年人助餐點100家,新增育幼托位1200個。完工投用州兒童福利院、州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做好低保、特困人員、殘疾人、孤兒等救助保障工作,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健康是民生之要。加快推進自治區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完工投用巴州人民醫院(南市區)新院、巴州傳染病醫院。推動90%的基層機構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基本標準。安寧是幸福之源。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提升抵御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和處置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8、強化擔當作為,在真抓實干中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堅決做到立場堅定、對黨忠誠。鞏固主題教育成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及州黨委安排部署,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見到實效。堅決做到依法行政、秉公用權。高舉法治旗幟,全面執行重大決策程序。依法接受各類監督。抓緊抓實抓細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各項工作。深入開展“八五”普法宣傳教育。堅決做到勤政為民、實干擔當。堅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堅持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生命線。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決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非急需支出。堅持發揚唯實求真精神,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落實“四下基層”,切實解決群眾難題。堅決做到作風過硬、廉潔從政。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反腐,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