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和碩縣新塔熱鄉新塔熱村,村民在采收孜然。(通訊員 楊家佳 攝)
仲夏六月,和碩縣田野間,金浪翻滾,孜然迎來豐收季。田間地頭,種植戶們采收、晾曬、裝車,繪就一幅豐收圖景。
近日,在新塔熱鄉新塔熱村,連片的孜然田宛如金色綢緞鋪展大地。種植戶丁繼霞的孜然套種玉米試驗田里,數十位村民正熟練地采收成熟植株,整齊碼放在田埂晾曬。
“今年全程使用有機生物肥,孜然長勢比往年要好,預計畝產100至120公斤。”丁繼霞說,“收完孜然就該忙玉米了,除草施肥,爭取畝產沖800到900公斤。這‘一地兩金’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近幾年,和碩縣立足“多元化、低投入、高效益”定位,以品種改良和技術創新為抓手,大力推廣“孜然+”復合種植模式,構建“一地多收”的高效生產體系,實現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經濟效益雙提升。今年,全縣孜然套種玉米面積達6.27萬畝。
產業興旺不僅富了種植戶,更帶活了鄉村就業。新塔熱鄉新塔熱村村民蘇如思說:“現在正是孜然采收時節,在家門口干活,既能照顧家庭又能掙錢。收孜然每畝工錢100元,裝車每畝40元,拉運一車200元,手腳麻利的話一天能掙400元左右,這份收入相當不錯!”
從優化種植結構到延伸產業鏈條,和碩縣正以特色種植為筆、技術創新為墨,在田野間書寫“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答卷。(通訊員 楊家佳 陳皓然 溫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