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碩縣塔哈其鎮,以傳統手工藝為紐帶的鄉村振興實踐正在展開。當地婦聯通過“黨建帶婦建”工作機制,培育婦女創業典型,讓刺繡技藝成為帶動群眾增收的“金鑰匙”。
近日,走進塔哈其鎮河北新村,村民仝蘇萍的商店里陳列著精美的刺繡作品。從枕套、帽子到民族特色掛飾,這些浸潤著傳統技藝的手工藝品,如今通過線上線下銷往全國各地。
“最近我正在學習直播帶貨,想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刺繡。同時,準備帶身邊的姐妹一起做,共同增收致富。”仝蘇萍邊說邊整理著準備參展的新作品。
這位自幼習得刺繡技藝的農村婦女,人生轉折始于鎮婦聯的精準幫扶。在走訪調研中發現仝蘇萍的手藝后,當地婦聯主動搭建展銷平臺,組織其作品參加各類文化活動,并通過社交媒體擴大傳播。如今,她的刺繡產品銷量節節攀升,還帶動更多同村婦女參與制作。
“針法要勻,配色要大膽。”在鎮婦聯組織的冬春季培訓中,仝蘇萍給學員開展刺繡培訓。通過“一對一”指導,目前已有30余名婦女掌握基礎刺繡技能。
據塔哈其鎮婦聯負責同志介紹,當地建立“巾幗創業人才庫”,對具備手工技藝的婦女實行“三優先”幫扶:優先提供展銷機會、優先安排技能培訓、優先對接銷售渠道,形成“帶頭人+農戶”的聯動模式。
在鎮婦聯辦公室的規劃圖上,“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的新舉措正在醞釀:建設手工藝展銷中心、開發文旅融合產品……仝蘇萍和她的繡娘姐妹們飛針走線的畫面正成為該鎮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記者 茍雪梅 通訊員 蘭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