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收割機正在田間作業(yè)。(記者 薛云少 攝)
麥浪翻空沃野黃,豐收愉悅寫眉行。
盛夏時節(jié),巴州各地小麥由南到北陸續(xù)成熟,麥浪在風中翻滾,廣闊的田野一片金黃,種植戶們喜上眉梢……
當下,全州麥收工作由南到北有序推進,各縣市搶抓時機,采收小麥,夯實夏糧豐收基礎。巴州農業(yè)農村局數據顯示,今年“三夏”全州預計投入各類農機具7萬臺(套),壓茬推進夏收、夏種和夏管機械化作業(yè)。
6月26日,在和碩縣清源公司一處冬小麥套種玉米地塊,一壟壟小麥穗粒飽滿,套作玉米苗高約30厘米,長5至6片葉,地里的小麥聯合收割機隆隆駛過,將小麥卷入肚中,吐出秸稈,套種的玉米苗毫無損傷,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的收獲景象。
“你看,這樣的套種方法,使我輕松實現一地雙收。”種植戶李勇說。
近年來,為增加種糧收益,實現一地雙收,巴州農業(yè)農村機械化發(fā)展中心以小麥為母田,積極探索小麥套種玉米、辣椒、棉花等多元作物套種模式。
巴州農業(yè)農村機械化發(fā)展中心農機推廣科正高級農藝師金若成介紹,今年巴州小麥套種玉米主要采用了“52+52暨6行小麥+2行玉米”的種植模式。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州示范推廣小麥玉米套種面積超過3000畝,通過引進改造和調試農業(yè)機械裝備,小麥玉米套種模式實現了從小麥播種、玉米套播、小麥收獲的全程機械化。套種模式能夠延長玉米生育期大約30天,做到一地兩茬,小麥基本不減產,多收一季玉米,能夠增加種糧效益,提高復種指數。
那邊冬小麥收割正酣,這邊春小麥豐收在望。
在焉耆縣五號渠鄉(xiāng)一處春麥田里,沉甸甸的麥穗壓彎了麥稈,一股股水柱正從鋪設在田間的微噴帶上傘狀噴出,整個麥田正在進行著一場收割前的沐浴……
引進麥田微噴帶灌溉技術,是我州提高小麥質效的又一舉措。金若成介紹,微噴帶灌溉技術與傳統(tǒng)灌溉方式相比,優(yōu)勢顯著,在節(jié)水、增產、省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種植戶周旭榮說起微噴帶灌溉技術笑得合不攏嘴:“今年,我種植春小麥325畝,其中有110畝使用了該技術,其均勻的噴灑效果,使得整個麥田的土壤濕度保持一致,促進小麥根系均衡生長,提高了小麥的抗倒伏能力和產量穩(wěn)定性。從目前長勢情況判斷,今年豐收已成定局。”
“將這項技術加以推廣,離不開巴州農業(yè)農村部門的大力支持。”新疆鹽漬化耕地安全利用及特色農業(yè)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袁小偉表示,通過實驗實施、數據監(jiān)測,微噴帶灌溉技術不僅能夠節(jié)水節(jié)肥,提高農作物質效,還在病蟲害預防上有一定作用。后期,計劃進一步加大實驗示范推廣力度,特別是在缺水干旱地區(qū),可為小麥高產穩(wěn)產提供有力保障。
一項項科學技術的應用、一臺臺農機具的保障、一組組農業(yè)生產指導組服務,都是為了有力有序推進我州“三夏”生產,為全年糧食豐收打牢堅實基礎。
巴州農業(yè)農村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全州各級農業(yè)農村部門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統(tǒng)籌抓好夏收、夏種、夏管各項工作,扛穩(wěn)糧食安全重任,守牢糧食安全底線。
據悉,截至目前,全州冬小麥已收獲約8.1萬畝,機收率達到100%。預計,全州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突破97.2%,農林牧漁業(yè)綜合機械化水平突破78.1%。
下一步,巴州農業(yè)農村局將加強農機安全生產管理,組織好農機跨區(qū)作業(yè),大力宣傳小麥機收減損操作技術,積極推廣小麥茬后免耕播種等新機具,力爭復播免耕玉米8萬畝,小麥機收損失率控制在1%以內。(記者 薛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