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開新局。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以重點產業為依托、城市發展為基礎、服務企業為抓手、產業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推動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
近年來,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以巴州作為全國首批、新疆唯一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為契機,圍繞自治區“十大產業集群”、自治州“七大戰場”和開發區“兩主四翼兩新”產業布局,充分發揮轄區地理位置、教育資源、行業產業“三大優勢”,始終把產教融合作為助推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的“輸血線”,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推動職業教育與區域產業相融共生、同頻共振,為服務和助力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據了解,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鼓勵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利用資金、技術、知識、設施、管理等要素,在實訓基地、學科專業、課程建設和產學研合作等方面,與園區5所本科及職業院校穩定開展校企合作。堅持把專業鏈建在產業鏈上,健全“專業圍著產業走”機制,建立專業與產業聯動和動態調整機制,推動職教體系對接產業需求,人才培養對接企業需求。推動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向校企雙主體育人過渡,激發雙主體活力,推進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深度聯動,開展“引企入校”活動,有效發揮產教融合的橋梁紐帶作用。
隨著紡織服裝、石油化工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補鏈、延鏈、強鏈”思路,積極完善產教融合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推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變革,聚焦專業優化,破解企業用人需求與人才培養錯位問題。
如今,新疆科技學院加強以經管類為主的29個本科專業建設,根據園區產業發展重點和企業發展需求,新增精細化工、中藥資源開發與利用、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等5個專業,構建教學研與產業體系集聚融合、優勢互補新格局。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圍繞石油石化、紡織服裝、特色林果業等產業體系,開設15個專業大類下的41個高職專業和5個應用型本科現代化專業群,有力服務園區重點產業發展需求。
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開發區充分發揮園區產業和教育資源優勢,圍繞“以產興教、以教促產、深度融合、協同創新、賦能發展”思路舉措,聚焦聚力產教融合“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和“校企一體、管理、人才、技術、資源、創新”六大優勢,以推進產業集群發展為導向,以產業鏈條延伸為紐帶,扛起推動產教融合集群發展政治責任,謀劃布局“八大產業園”,積極推進市域產教聯合體實體化運行和“產教融合+”建設,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的全方位銜接,全力推動產教融合發展各項工作。(記者 袁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