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建設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以來,不斷推進產教融合工作。新春開新局,巴州產教融合服務中心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各項工作,描繪產教融合新藍圖,打造試點城市新高地。
近年來,我州已組建成立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庫爾勒上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庫爾勒鴻雁河教育醫養產教新區、若羌新城4個州級市域產教聯合體,在塊上解決教育與地方產業發展緊密度的問題。牽頭成立全國紡織服裝、全國棉花和紡織服裝、新疆托幼、新疆石油天然氣與未來產業、新能源裝備、文化旅游、香梨、煤炭煤電綠色發展8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1個科教融匯共同體,在條上解決教育與地方產業發展適配度的問題。
我州推進科教融匯,激活產教融合人才培養“一池水”,推動建設眾創空間3個、科技企業孵化器2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工程研究中心6個、企業技術中心21個、重點實驗室2個。
巴州產教融合服務中心相關負責同志介紹,截至目前,已認定產教融合科技項目24個、知識產權項目263個,實現醫學類科研項目“零”的突破。強化校企合作,構建合作共贏長效機制新格局,完善政策保障激勵機制。堅持以產業和就業為導向,打通專業設置、產業發展、企業運行有效銜接的“最后一公里”,構建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體制機制。制定出臺自治州《建設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方案》《產教融合10條激勵措施》等政策制度14項,助力產教融合型培育企業加快發展,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目前,全州有自治州級產教融合型培育企業18家、自治區級產教融合型企業7家,享受產教融合優惠政策支持資金709.3萬元。
在產教融合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方面,我州加快市場用人需求信息共享與學校培養匹配進程,實現為企業找服務、找人才、找設備、找技術、找合作,為學生提供找實習、找培訓、找工作等對接服務;利用投資基金,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支持學校和企業互建公共實習實訓基地。截至目前,共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410個,補齊職業教育院校實訓短板。
此外,我州著力提升“雙師型”教師素質。印發《巴州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方案(試行)》,大力推行“專兼結合、雙向培養、互利雙贏”師資隊伍培養策略,全面實行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每年累計不少于1個月企業實踐的制度。加快推動建設“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先后培養534名“校企兩用型”兼職教師,培育5名州級優秀“三師型”教師、50名職業教育學科(專業)帶頭人,建成10家“雙師型”名師工作室、12家產業人才技能培訓基地、20個職業教育名師(大師)工作室,為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師資保障。
我州持續打造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態文明、人民幸福、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城市體系,通過產教融合試點,初步形成以教促產、以產興城、產城聯動、產城融合,初步實現“產”“教”相互貫通、“產”“城”深度融合、互為補充、互為支撐的遠景規劃。(記者 袁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