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縣新開發的民生項目——湖心島。(圖片由焉耆縣提供)
如今的焉耆縣解放路。(圖片由焉耆縣提供)
如今的焉耆縣集貿市場。(圖片由焉耆縣提供)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焉耆縣老市場交易景象。(圖片由焉耆縣提供)
1984年焉耆縣集貿市場一景。(圖片由焉耆縣提供)
在天山南麓開都河畔,有一座美麗的小城——焉耆縣。它是南北疆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歷經70年的風雨滄桑,它已從昔日的破舊小城華麗轉身為現代化城市。
漫步在焉耆縣,宛如置身一幅美麗的畫卷。街道寬敞整潔,綠樹成蔭,高樓鱗次櫛比。一處處景點如明珠散落,一個個小區似錦上添花。這座西部邊陲小城,正展現出水在城中、城在園中、樓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疆南水鄉、秀美焉耆的古城新貌。
在東城新區公園,居民索文明正與孫子享受著悠閑時光。83歲的索文明是土生土長的焉耆縣人,他見證了這座城市70年來的滄桑巨變。在索文明的記憶中,現在的東城新區公園,以前是土房子、土巷道,晴天塵土嗆人、雨天泥濘難行。
由于縣城棚戶區改造,索文明原來的平房被拆遷,他搬進了東城新區公園附近新建的小區。他說:“現在的住房條件真是太好了,打水、做飯都非常方便,家里干凈又衛生,冬天取暖省事又省錢。小區的環境優美,還有各種健身設施,生活很舒適?!?/p>
過去,焉耆縣的建筑主要以土坯房和木結構房屋為主。每逢雨季,索文明都擔心洪水會淹沒房子,夜不能寐。1984年,國家撥款興修水利,建設大壩和防洪渠、水電站等,干部和群眾肩挑手扛、齊心協力共筑大壩。索文明說:“大壩修好了,我們心里就踏實了。”
1978年,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焉耆縣迎來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農村改造,磚房的建設逐漸增多,人們的住房條件不斷改善。
然而,焉耆縣建設樓房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由于地勢較低,水位較高,該縣曾經一度被稱為“蓋不了樓房的縣城”。索文明說:“以前焉耆的水位很高,蓋樓房容易塌。”他的老伴也回憶起以前在院子里挖菜窖的經歷,當時挖一米多深就會出現半坑水。
困難并未阻礙焉耆縣發展。1970年,當地農機公司歷經艱辛,成功建成了2層樓,這一壯舉讓人們倍感新奇。進入20世紀90年代,當地大力推進防滲渠的修建工作,通過對水資源的合理運用,加之房屋建筑工藝與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防水技術也有了質的飛躍。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焉耆縣開始建設符合標準的6層樓房。進入新世紀后,在2010年初,成功興建了頗具現代化特色的高樓大廈。在住房建設方面,累計完成了367.39萬平方米的住房建設任務,讓3.4萬戶居民住進了新居。同時,還注重提升住房品質,推廣綠色建筑和節能技術,讓居民住得更加舒適、環保。
從為住房安全擔憂到實現安居,再到享受優居,索文明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笑著說:“我現在出門就是馬路,又干凈又整潔。有個小病,出門遛彎的功夫,病也看了,藥也拿了,現在生活是真正好?!?/p>
如今,東城新區公園綠樹成蔭,風景如畫。索文明感慨萬千:“現在這里有水有花有草,一切都那么美麗,我的家變成了公園?!?/p>
東城新區公園見證了東城新區的大發展。2019年,焉耆縣啟動東城新區建設,目前已建成606畝景觀工程。該工程分為ABCDE五個區塊進行景觀建設,2019年以來已先后完成多項建設任務,包括2.4公里的河湖連通工程、10條共35公里主干道、9公里景觀步道,以及15個小廣場硬化、5個停車場、4座仿古式公廁、4座人行橋、2座車行橋等。同時,還對301畝景觀區進行草坪綠化、花卉、灌木、喬木種植,以及具有焉耆特色的造型雕塑安裝和亮化設計。東城新區建設及其附屬道路綠化建設和2.4公里水系景觀帶建設,實現了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城市經濟、城市景觀的有機結合,成為全疆最具景觀價值的大型城市生態公園之一。
自東城新區建設以來,焉耆縣先后建成了新縣醫院、智慧康養中心、第四中學、東湖公園、東山等。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東湖兩畔的水悅華府、翡翠灣、東湖一號、西游小鎮、御河上院、絲路神畫沁街等房地產項目陸續開發建設。政府還先后投資建設了東城新區幼兒園、學欣小區、焉耆鎮衛生院等公共服務項目,實現了東城連片開發,帶動居民生活區向東發展,已具備醫療、康養、教育、公園、商業為一體的綜合服務條件,為進一步推動東城新區開發進程及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提供了優質的基礎環境。
東城新區只是焉耆縣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焉耆縣住建局局長張凱介紹,1954年,縣城內僅有3條南北走向和1條東西走向的街道,瀝青路長度僅為1.76公里。時至今日,縣城面積已達13.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總長度達65.89公里,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絡。
此外,焉耆縣還修建了23個公園和廣場,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閑娛樂場所。
在城市管理方面,焉耆縣不斷加強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同時,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倡導綠色生活方式,讓城市更加整潔美麗。
在巴州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焉耆縣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它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商貿重鎮,聲名遠揚。如今,這座古老而寧靜的城市,正憑借著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優越的區位優勢,奮力續寫著商貿重鎮的輝煌篇章,在巴州的發展格局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更被確立為巴州物流節點城市和焉耆盆地商貿物流中心。
眾多商貿企業在此匯聚,汽配城、宏福物流港、集貿大世界等猶如繁星般璀璨,焉耆縣已逐漸發展成為巴州最大的農貿專業市場和農副產品交易市場,還被認定為全國農副產品信息采集定點市場。如今的焉耆,已成為一個立足焉耆縣、輻射焉耆盆地乃至巴州的綜合性商貿重地,生動展現了“活力焉耆·商貿重鎮”的繁榮景象。
近年來,焉耆縣先后榮獲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科普示范縣、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縣和中國色素辣椒、工業番茄、釀酒葡萄、茴香等特色農產品基地等榮譽稱號近百項。
70年風雨兼程,焉耆縣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勇前行,不斷書寫著發展的新篇章。這座小城的巨變,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個縮影,也是巴州百姓不斷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動寫照。(記者 衡紅麗 通訊員 馬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