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湖縣城開都河西側舊貌(資料照片)。(博湖縣檔案館提供)
博湖縣天湖灣廣場(二〇二四年四月十八日攝)。(通訊員 達來 攝)
博湖縣城舊貌(資料照片)。(博湖縣檔案館提供)
博湖縣人民路(2024年4月18日攝)。(通訊員 達來 攝)
博湖縣東歸公園(2024年4月18日攝)。(通訊員 達來 攝)
博湖縣位于天山南麓、開都河下游,因境內擁有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而得名。自1971年建縣以來,博湖縣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橫街窄巷升級為寬闊的馬路,從無序建設到有序規劃,從設施老舊到功能齊全,從“土氣”十足到全域旅游大景區,徜徉在畫里,生活在景中,博湖人民直觀地享受到了發展紅利,幸福感滿滿。
86歲的田文成老人是博湖縣史志辦原主任,1980年來到博湖工作,親眼見證了博湖的“蝶變”。
剛剛來到博湖時,田文成看到的是一個城區只有1平方公里的小縣城。全縣只有一條砂石路主干道,其余全是土路,走起來塵土沒小腿,沒有路燈,也談不上什么綠化。那時開都河兩岸雜草叢生,只有一座木橋供人們通行。
慢慢地,縣里開始有了柏油路,路邊有了路燈,建起了樓房。河邊開始有了護欄,建起了有設計感的寶浪蘇木水利樞紐,有了堅固的工程橋。
博湖縣城的面貌一天天地在發生改變,全國最大內陸淡水湖的優勢資源讓博湖縣“天生麗質難自棄”,開始發展旅游業。而旅游業的發展,又進一步推動了博湖縣的城鎮建設,特別是“全域旅游”概念讓全縣成為大景區的藍圖得以一步步實現。
開都河景觀帶的變身,在博湖縣居民眼中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驚艷”體驗。
2006年,博湖縣正式啟動百信休閑園建設。該工程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占地9.09公頃,于2007年6月26日初步通過驗收并對群眾開放;二期工程由景觀工程和防洪工程組成,于2010年3月動工,2011年10月竣工,總投資約1億元。百信休閑園分為浩淼西海、絲路北道、塞北江南三個區域。
浩淼西海景區位于河東片區,立足縣域特點,以開都河與博斯騰湖的平面圖形為載體,構筑河、湖、沙灘、草原民族之生活足跡,通過西海韻雕塑、東歸魂雕塑、薩吾爾登群雕,充分展示博斯騰湖區域的自然風景和人文畫卷。
絲路北道景區位于河西片區,打造了集歷史人物、歷史遺跡、西部風情于一體的人文場景,通過絲路烽燧、西游記主題群雕、雙魚雕塑、西部情廣場彰顯地域文化特色。
塞北江南位于西南片區,以自然景觀為依托,融山、水、石、林為一體,集自然生態、人文特色于一身,聚幽徑、燈光于一處,將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最大限度引導到特定的環境之中,突出體現了西部明珠、魅力博湖、精致玲瓏、勝似江南、休閑宜居的人文情懷。
百信休閑園被營造出自然淳樸、野趣成天、耳目一新的感覺。閑暇時光,來百信休閑園散步、游玩、鍛煉,成為博湖人的日常休閑方式。
多年來,博湖縣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將文化旅游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第一支柱產業培育,堅持全景化建設、全時化消費、全要素融合、全民化共享的工作思路,帶動全縣城鄉發展大提升,構建起“處處是景區、全縣大景區”的發展大格局,全面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年9月,博湖縣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形成了“全域、全業、全景、全民、全時”的全域旅游“博湖模式”。2020年12月,博湖縣成功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
2020年,博湖縣啟動開都河生態文化景區創建工作。開都河流域周圍建設的寶浪嶼、博湖縣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百信休閑廣場、東歸文化廣場、西海龍馬苑、天湖灣美食廣場等具有當地歷史文化特色的景點,猶如一顆顆珍珠,將縣城與博斯騰湖國家5A級旅游景區連成一線,讓來博湖旅游的游客住在畫中,沉浸在大景區中。
據博湖縣住建局黨組書記隋光輝介紹,2015年總投資6500萬元建設的天湖灣美食廣場,依托天湖灣小區,毗鄰開都河,整個美食城布局從空中鳥瞰就像一條正在游動的魚。2019年,開都河生態文化旅游景區建成以東歸文化為載體的東歸廣場,作為百信休閑廣場的補充,極大地豐富了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2020年總投資6500萬元建設的西海龍馬苑,可同時容納5000余名觀眾,是一座國際標準化賽馬場,也是疆內外游客騎乘馬匹的勝地。經過多年的開發,開都河沿岸目前已形成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帶。
2021年,博湖縣實施開都河生態文化旅游景區十余個項目,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讓整座縣城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景區”。在開都河畔,該縣多次成功舉辦美食大會、薩吾爾登藝術節、正月十五元宵節等活動,節假日高峰日接待量達2萬余人次。其中,在天湖灣美食廣場承辦的博湖縣薩吾爾登故鄉文化藝術節上,萬人薩吾爾登獲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隨著“博湖禮物”購物點入駐園區,垂釣、游船、非遺演出等項目開放,景區生態旅游承載力不斷增強,帶動各族群眾從事文藝演出、餐飲、娛樂、特產銷售等,有效促進了產業經濟轉型升級。
近年來,博湖縣積極探索全域旅游發展新模式,堅持從高端入手,聘請資深機構量身打造全域旅游品牌,編制《博湖縣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按照“多規合一”的原則,發揮旅游規劃在產業發展、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規劃中的引領和剛性約束作用,優先將交通、通信、供水、環保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旅游產業發展傾斜。各行業各領域都按照全域旅游標準,融入旅游元素,突出旅游內容,增強旅游功能。在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改善、縣鄉道路、景區開發建設中,同步配套建設停車場、旅游公廁等,持續在豐富游客文化體驗、提升文化軟實力方面用力,使全域旅游按照清晰的“路線圖”“施工圖”穩步推進。
如今,每天到開都河畔走一走、看一看,已經成為田文成的生活習慣。他說:“這么美的縣城,這么美的開都河景觀帶,我怎么看也看不夠。這種幸福感,怎么描述也不為過。我喜歡記錄史志,我親身經歷了博湖縣的巨變,這些變化刻在了我的記憶里。這是我們祖國的偉大,我為此感到自豪。”
隋光輝說,目前,博湖縣城建成區面積達5.36平方公里,縣城綠化面積137.34萬平方米,綠地覆蓋率44.04%,為森林城市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縣城擁有大公園2個、“口袋公園”6個,人均公園面積33.04平方米,居民們實現了逛公園自由。全縣擁有景觀小品上百個、游客打卡點上百個,游客在這里實現了打卡自由。(記者周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