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份自治州生產安全事故分析及5月份風險研判
一、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一)4月份事故情況
4月份全州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5起、死亡3人、受傷4人、直接經濟損失120.2萬元,同比事故起數減少4起、下降44.4%,死亡人數減少3人、下降50%,受傷人數減少1人、下降20%,直接經濟損失增加39.8萬元、上升49.5%。
1.各行業領域事故情況
①交通運輸領域:發生事故2起,死亡2人,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減少6起、3人。
②工貿領域:發生事故1起,死亡1人,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持平。
③住建領域:發生事故1起、受傷2人,事故起數、受傷人數同比增加1起、2人。
2.各縣市事故情況
①庫爾勒市:發生事故2起、死亡1人,同比事故起數增加1起、死亡人數持平。
②和靜縣:發生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事故起數持平、死亡人數增加1人。
③若羌縣:發生事故2起、死亡1人,同比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增加1起1人。
(二)1—4月份事故情況
1—4月份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5起、死亡14人、受傷6人、直接經濟損失582.35萬元,同比事故起數減少8起、下降34.8%,死亡人數增加1人、上升7.8%,受傷人數減少14人、下降70%,直接經濟損失增加190.43萬元、上升48.6%。
二、存在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不足、壓力傳導不透。今年以來庫爾勒發生事故6起、死亡5人,同比增加1起1人,上升明顯、占比大;若羌、和靜、焉耆、和碩、博湖、開發區事故散發,凸顯出部分縣市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指示批示精神理解不深、認識不透,沒有將安全生產工作時時刻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沒有將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壓力,轉化為狠抓工作落實的行動力,沒有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分析事故成因,導致巴州在全疆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占比較高,使我州安全生產工作陷入被動局面。
二是責任落實不實、監管力度不強。年初以來道交領域發生事故5起、死亡6人,同比“雙下降”但仍居首位;住建、工貿領域事故反彈;農業、商貿領域各發生事故1起、死亡1人,打破“零”事故局面。暴露出部分行業主管部門在落實行業管理責任上仍有差距,沒有時刻保持危機就在身邊的緊迫感、沒有乘風破浪的勇氣、沒有迎難而上的決心。今年以來,共查處重大事故隱患53條,掛牌督辦50條,目前已整改完成44條。
三是安全意識淡薄、“三違”屢禁不止。經事故復盤發現,一些企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機制;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存在現場管理混亂等現象;企業對員工教育培訓敷衍了事,操作人員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護意識,違規操作、忽視安全警示等行為時有發生,增加了安全事故風險。
三、歷年5月事故規律及風險研判
(一)從事故規律看:近5年中5月份事故總數28起、死亡15人(19年8起2人、20年9起3人、21年0起0人、22年6起5人、23年5起5人),從事故規律看5月份事故呈現緩步下降趨勢。
(二)從事故特點看:從近5年5月份事故情況看,道路交通領域(25起、亡12人)占比最高,占5月份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89.3%、80%。其次是建筑領域(2起、亡2人)、其他行業領域(1起、亡1人)。從事故特點領域看占比較高的道路交通、建筑工地及復工復產的企業需重點防范。
(三)從風險隱患看:進入5月份,群眾走親訪友、旅游出行、聚餐娛樂井噴式爆發,生產加工、建設施工、倉儲物流以及消費娛樂等場所用火用電用氣快速增長,動火、有限空間等特殊作業頻繁,各類安全風險急速上升,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責任重大、刻不容緩。道路運輸領域,旅游、探親等出行需求旺盛,能源、民生等物資運輸活動密集,高速公路、國省道、農村道路上超速、超載、超員、疲勞駕駛、強超強會、無證駕駛、酒駕醉駕等易肇事肇禍違法行為頻現,交通安全管控工作難度增強。消防領域,大型綜合體、商超、餐飲娛樂和賓館飯店、農家樂、民宿等消費場所人員聚集,違規用火用電、占用堵塞疏散通道等隱患難以有效杜絕,加之天氣干燥,發生火災風險隱患增多。建筑領域,現正值施工企業抓進度、忙生產的關鍵時期,工人需求激增、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安全培訓和現場管理不到位,安全防護缺失,作業人員疲勞,以及部分工程在滿負荷運行,長時間、高頻次的作業可能導致設備帶病運轉,安全風險徒增。礦山領域,水、火、瓦斯、頂板、邊坡等固有風險突出,加之檢維修、動火、臨時用電等危險作業頻繁,如若現場管控不嚴、風險辨識不準,易引發事故,大部分礦山地處偏遠山區,進入汛期,若管控措施落實不到位,易引發地下礦山淹井、尾礦庫潰壩、露天礦山滑坡垮塌等風險。危化領域,隨著氣溫升高,危化品安全事故易發多發,人員對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崗位安全操作流程不熟悉,審批手續和風險管控措施不到位,無專業現場監護人員,動火、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和檢維修作業管理難度加大。工貿領域,部分企業涉及有限空間場景復雜,存在有限空間辨識不全、作業管控不力、不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人員應急處置能力低,尤其是發生意外后,盲目施救,極易造成事故擴大化。旅游領域,熱門景點、小景區、“網紅打卡點”等監管壓力大,游船、大型游樂設施、索道纜車等重點設備安全隱患排查不徹底,高峰時段游客總量多,擁擠、踩踏等事故發生率增大。其他領域按照監管職責,嚴格落實各項安全規章制度,杜絕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四、工作建議
(一)準確把握規律,加大針對性風險管控力度。要針對本轄區、本行業領域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結合當前形勢,精準把握事故規律和原因,針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采取出重拳、用實招、求實效的舉措,督促指導企業補齊短板漏洞,采取有針對性的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堅決防范和遏制各類事故發生。
(二)全面排查隱患,持續抓好安全監管檢查。要縱深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持續鞏固自治州今冬明春“五大行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等行動成效。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旅游、消防、礦山、危化和工貿等重點領域,采取聯合執法、明查暗訪等方式,不間斷開展全覆蓋、無死角排查整治。
(三)加大整改力度,鞏固執法檢查行動成效。針對年初以來各級督導檢查交辦、各屬地部門執法發現的問題,認真剖析、找準癥結、明確責任、逐項抓好落實。同時要堅持嚴字當頭,對問題隱患較多企業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加強對“三違”行為監管力度,采取“線上+線下”檢查方式,通過曝光、約談、培訓、處罰等措施,不斷提升執法檢查效果。
(四)加強值班值守,有序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嚴格執行值班帶班和外出報備制度,嚴格信息報送制度。進一步完善預案、裝備物資保障等應急準備。加強監測預警,針對性安排部署防范應對措施,督促各搶險救援隊伍時刻保持應急狀態,在關鍵部位靠前駐防,確保一旦發生災害險情和災難事故,能及時出動隊伍、高效處置,牢牢守住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
自治州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202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