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飲食輔助降血壓?可行!
一、減少鈉鹽攝入
鈉鹽會顯著致使血壓升高,加大患高血壓的風險,與之相反,鉀鹽能夠抵消鈉鹽使血壓升高的影響。目前,我國各地居民的鈉鹽攝入量都遠超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每日少于5克的標準,然而鉀鹽的攝入量卻嚴重匱乏。因此,應盡量削減鈉鹽的攝取,將每日鈉攝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同時提高食物中鉀鹽的攝取量。
二、補充鉀和鈣
鉀能夠有效對抗鈉升高血壓的不良影響,對血管所遭受的損傷具備保護功效。當每日鉀的攝入量達到3.5至4.7克時,便意味著從食物中獲取的鉀含量已經十分充足,所以不建議通過服用藥物或者食用補充劑的方式來額外獲取鉀。
鈣能夠對血管平滑肌的收縮起到緩解作用,同時還能增加尿鈉的排泄量,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對降低血壓是有積極意義的。不過,目前關于這方面的科學依據還不夠充分有力。和針對普通成人的推薦標準一致,建議每日鈣的攝入量達到800至1000毫克。
三、限制熱量和體重
適度減輕體重,削減體內脂肪含量,能夠切實有效地降低血壓。確定能量攝入時,可先依據理想體重,按照每千克體重 25 至 30 千卡的標準來計算每日所需的總能量,再結合年齡、性別以及日常活動量等因素靈活調整。
人體所需三大營養素的供能比例分別為:蛋白質占10%至15%,脂肪占20%至30%,碳水化合物占55%至60% 。在日常飲食中,需嚴格把控高熱量食物的攝取,比如各種高脂肪食物、含糖飲料以及酒類等,同時適當減少主食,也就是碳水化合物的食用量。
從運動角度來看,有規律的、強度適中的有氧運動是控制體重的得力手段。不過,每個人減重的速度存在差異,一般來說,每周減重0.5至1千克是較為適宜的速度,既能保證健康,又能實現有效減重。
四、減少脂肪和膽固醇攝入
飽和脂肪酸,如存在于動物脂肪中的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還有膽固醇,它們與血壓之間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也就是說,攝入這些物質越多,血壓可能越高。而且,攝入過多的脂肪還容易引發肥胖問題。所以,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有必要將脂肪所提供的熱能比例控制在30%以內,其中飽和脂肪酸所提供的供熱比要小于10%,同時,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應少于300毫克。
五、足量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以調節糖類和脂類代謝,降低膽固醇的吸收,有助于防治高血壓及其并發癥。研究發現膳食纖維攝入<12克/天的成年人高血壓的發病率顯著高于膳食纖維攝入>24克/天的人,補充膳食纖維可進一步降低血壓。建議膳食纖維攝入量達到25~30克/天。
六、限制飲酒
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血壓升高,限制飲酒量可以有效降低血壓。建議每日酒精攝入量男性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