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仁加甫、金·歐云代表:
你們好!你們在自治州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加強基層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力度的建議》(第2—78號)收悉。經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巴州文物資源富集,是新疆的文物大州。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657處(古遺址231處、古墓葬379處、古建筑7處、石窟石刻20處、近現代文化遺存2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6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73處,正在進行的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已新發現469處,館藏文物展品三萬余件/套,其中珍貴文物千余件/套。
近年來,全州文旅文物系統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續加強對考古實物、文化遺存、史料史實的挖掘利用,講好新疆故事。實施“1+8”歷史文化工程建設,落實“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累計投入4.2億元實施完成巴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展館建設以及巴州博物館展陳提升、孔雀河烽燧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拉依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米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七個星佛寺遺址博物館、巴倫臺歷史文化展示館、西域都護府博物館建設。近年來累計爭取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1.6余億元,先后完成33處烽燧本體加固保護、樓蘭故城遺址搶救性保護、扎滾魯克古墓群一號墓地與M24保護展示、滿汗王府修繕、七個星石窟遺址保護利用等30余項文物保護工程。加快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步伐,2022年,七個星佛寺遺址列入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目前正在創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24年,西域都護府遺址群:卓爾庫特古城列入自治區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總投資1000萬元的古城遺址展示(一期)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基本完成。若羌縣米蘭遺址列入2023年第一批自治區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今后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和研究闡釋與傳播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一是廣泛宣傳教育。利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加大文物保護法宣傳力度,廣泛普及文物保護知識,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努力形成“人人珍惜文物、自覺保護文物”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深化文物價值研究闡釋和傳播,組織全州各級博物館深入開展線上文物“云觀展”講解直播和線下參觀活動,進一步講好新疆巴州文物故事,讓全國各地觀眾通過新媒體了解巴州悠久歷史文化,充分發揮文物工作在深入推進文化潤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重要作用。2025年,組織全州各級文博單位開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新疆“四史”流動博物館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團場連隊展覽活動200場以上,開展線上線下展示傳播及各類社教活動400場以上。持續開辦《巴州文物說》《文物話巴州》《遺址說歷史》新媒體展播。
二是拓寬融資渠道。進一步推動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文物保護工作格局,推動各縣市落實文物工作“五納入”要求,切實把文物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落實經費投入,加強資金監管。積極探索財政支持方式,引導各方力量參與,爭取援疆資金投入。推動各級政府各部門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各司其職,把文物保護利用工作落實好、完成好,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支持,為考古事業、文物保護、歷史文化研究創造良好條件。
三是加強隊伍建設。推動各縣市文物保護管理機構建設,強化文物保護職能,建立健全文物專業技術人員引進、學習、培訓長效機制,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文物保護機構,加快引進一批全州文博行業急需,保護維修、工程管理、考古發掘、文物研究等方面高級人才和專業技術骨干。建立健全專業隊伍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努力保障基層文博機構人員到位、專業隊伍穩定。加強文物安全監管和執法督察,推進落實州、縣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文物行政執法責任。
分管領導:陳 英 職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州文物局局長
聯系電話:2700305
承辦人:溫 韌 職務:文物保護科科長
聯系電話:2617637
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文物局)
202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