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黨委辦公室:
一、天氣實況
23日夜間至24日,我州自北向南先后出現了以大風、降溫、降水、沙塵暴為主的天氣過程。此次大風天氣風力強、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全州各地普遍風力7~8級。其中和靜縣城31.1m/s(11級)、尉犁縣城29.7m/s(11級)、焉耆縣城28.2m/s(10級)、輪臺縣城26m/s(10級),和靜大風持續時間達14小時,尉犁、焉耆11小時,輪臺8小時,同時尉犁及其以南出現了強沙塵暴,最小能見度不足50m;北部山區出現中量的雨轉雪,庫尉輪、焉耆盆地出現小雨,并伴有雷電、大風及局地短時冰雹。25日清晨,焉耆、和碩測站最低氣溫降至2℃左右,焉耆葡萄基地最低溫3℃左右、和碩葡萄基地4℃左右;輪臺縣的輪南小區-4.2℃、塔河沿線最低氣溫達-2℃左右;庫爾勒上戶鎮至蘭干鄉一帶最低氣溫0.3~2.1℃;尉犁最低氣溫4~6℃。
二、各類農作物受災情況
截至5月26日12:00,此次災害性天氣過程造成我州各類農作物受災總面積65.9458萬畝,其中糧食2.0595萬畝,棉花56.9834萬畝,設施農業113座0.0255萬畝,蔬菜0.1747萬畝,瓜果類0.0432萬畝,油料0.1330萬畝,甜菜0.4632萬畝,加工辣椒4.6402萬畝,加工番茄1.1091萬畝,打瓜0.1869萬畝,孜然0.0020萬畝;籽用葫蘆0.0875萬畝,蕓豆0.0200萬畝,籽粒莧0.0030萬畝,苜蓿0.0080萬畝,其它作物0.0067萬畝。其中因風雹受災63.9853萬畝,因低溫凍害受災1.9605萬畝。成災面積57.1898萬畝,其中因風雹成災56.8897萬畝,因低溫凍害成災0.3001萬畝。絕收6.5495萬畝,其中因風雹絕收6.5495萬畝。預計經濟損失達22257.73萬元。
三、采取的減災措施
1、開展災情調查,做好生產自救工作。針對此次受災情況,各縣市都在積極開展災情調查,并根據受災實際情況,及時調運農資,開展生產自救。
2、早查苗補種。災后要抓緊進地檢查死苗缺苗情況,影響嚴重的地塊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土壤墑情及時重播或補種,積極推廣干播濕出技術,改種品種以早熟品種為宜。通過采取各種抗災救災措施,目前已補種面積43.8043萬畝,改種1.9329萬畝。
3、加強中耕。要利用機車能進地的有利時機及時中耕,疏松土壤,促進棉花根系發育,減輕苗病,以利壯苗早發。對于受災棉花,可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苔素、腐殖酸等葉面肥促棉苗迅速恢復生長,提高抗低溫和抗病能力。苗期遇雨利于苗期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的發生,因此在噴施葉面肥時可配合多菌靈、惡霉靈等殺菌劑進行防治。
4、組織農民積極參與保險理賠。動員受災農戶積極參與保險理賠。相關保險公司也在快速查勘災情現場,做好保險定損理賠相關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