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人社局2024年“誰執法誰普法”
履職報告
根據州委依法治州辦下發的《關于開展自治州2024年“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單位履職報告評議工作通知》巴依委辦明電〔2025〕4號文件的通知,現將我局2024年“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匯總如下:
一、普法責任制機制建設
1、①堅持黨委(黨組)對法治宣傳教育的領導,“誰執法誰普法”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管理體系,明確普法工作第一責任人。
具體做法:將“誰執法誰普法”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管理體系,明確普法工作第一責任人,積極完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確保普法與執法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
②保障普法工作所需經費和具體責任部門、工作人員。
具體做法:保障每年普法工作所需經費;普法工作由局政策法規科具體牽頭負責,由各執法科室工作人員組成。
2、制定本系統、部門(單位)普法責任清單,并向社會公布。
具體做法:進一步明確權責,制定《2024年巴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清單》,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3、根據普法責任制以及新法新規,制定系統、部門(單位)年度普法計劃方案和重點推進事項。
具體做法:根據普法責任制及新法新規,制定單位年度普法計劃方案,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責任明確。
二、開展學法用法
4、落實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重大事項決策前學法制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學習重點內容。每年邀請(組織)專家學者舉辦至少2次法治講座。
具體做法:認真落實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重大事項決策前黨組開展學法制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學習重點內容,按照要求建立“1+6+X”清單,制定《2024年度巴州人社局干部學法清單》,切實抓住“關鍵少數”。邀請行業律師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專題解讀,促進執法人員法治思維的提升。
5、黨政主要負責人年內講1次法治課,并帶頭參加“法治講堂·逢九必講”學習。
具體做法:以宣傳周為契機,黨政主要負責人講法治課1次,局主要領導帶頭參加每期“法治講堂·逢九必講”,發揮領導帶頭作用。
6、國家工作人員參加“新疆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臺”學習和考試(4分);參加“法治講堂·逢九必講”;參加學法達人月月賽”活動。
具體做法:制定學習制度,不定期對干部學習“新疆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臺”情況進行督促,不改正的進行通報。督促各科室積極參加每期“法治講堂·逢九必講”,并確保全局干部參學率100%。組織全局干部參加學法達人月月賽”活動,對不達標的干部,局機關對其進行督促談話。
7、加強憲法及相關法律的學習宣傳,在法治宣傳教育陣地融入憲法主題,引導黨員領導干部維護憲法權威。
具體做法:利用憲法宣傳月、集體學習、黨支部學習等組織全局干部對憲法和相關法律的學習,把尊法學法用法情況作為公務員年度考核重要內容。
8、加強黨章和黨內法規學習教育,增強黨章黨規黨紀意識。
具體做法:利用集體學習、黨支部學習等契機組織全局干部對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黨章和黨內法規進行學習,增強干部黨規黨紀意識。
9、落實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制度并發揮作用。
具體做法:積極落實法律顧問制度。聘用天雪律師事務所律師作我局法律顧問,在疑難、復雜案件作出前咨詢律師意見,并定期邀請律師參與我局“三重一大”決策的討論重大行政決策、行政應訴等事務。2024年審查第三方服務合同32份,為業務科室提供法律咨詢130次,代理行政訴訟案件38件。
10、把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情況作為公務員年度考核重要內容(2分);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納入年終述職。
具體做法:組織干部學習《公務員法》,把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情況作為公務員年度考核重要內容。認真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圍繞自治區2024年度自治區、自治州法治督察反饋的共性問題及法治督查反饋的問題,局黨組組織專題研究2次,嚴格把握時間節點,逐項對照抓整改落實,促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細。
11、把法治教育納入國家工作人員出任培訓、任職培訓及其他各類培訓。
具體做法:深化法治培訓,充分利用法宣在線、人社比武練兵等學習平臺,提升業務能力和執法辦案水平。將法治培訓納入崗前培訓,切實落實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制度。
12、結合職能至少建立1個行業法治文化陣地,在節慶日、法律實施日組織開展法治演講、知識競賽、文藝匯演和征文、攝影、書畫等各類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
具體做法:結合職業特點,我局在辦公大樓5樓設立直播間,以“巴州人社有話說”、“人社直播間”等欄目為抓手,向廣大網友宣介人社服務、講解人社政策、實時答疑解惑。積極參加州司法局舉辦的法治競賽。
三、開展社會普法宣傳
13、制定并落實“法治教育基層行”活動方案,推進法律法規進機關、進基層、進家庭、進網絡、講課堂、進軍營;建立普法講師團(志愿者),并充分發揮作用。
具體做法:制定《巴州人社局“誰執法誰普法”方案》,積極落實“七進”活動,結合活動節點,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集中宣傳活動。依托工傷預防和工傷保險“環州行”活動在各縣市開展工傷保險法律法規、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對農民工權益保障、勞動法律法規及維權渠道進行全面介紹,發放宣傳資料。
14、結合“4·15”全民國家安全日、“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和自治區憲法法律宣傳月活動;行業宣傳日等特殊時段和節點,開展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的集中法治宣傳活動。
具體做法:利用重點節點,結合“4·15”全民國家安全日、“12·4”國家憲法日、組織人社干部走進企業、社區開展多樣化宣傳活動。各執法科室利用微信公眾號發布短視頻及典型案例進行法治宣傳;舉辦“社保政策宣傳”“直播帶崗”等直播,發送宣傳短信。
15、結合“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闡釋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規定新概念新精神。
具體做法:結合5月份的“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組織全局黨員干部到所包聯的社區和結親戶家里開展民法典專題宣傳,提高群眾在婚姻家庭、經濟糾紛等方面提高法治意識,同時闡釋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規定新概念新精神。
16、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宣傳與穩定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具體做法: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利用“4·15”節日點,深入宣傳《安全生產法》及與穩定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17、深入宣傳與推動高質量發展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具體做法:聚焦優化營商環境相關文件,貫徹落實《自治區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年)文件精神,完善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穩步推進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建設,引導勞動者創業就業,有效推動服務群眾相關暖心舉措。積極化解勞動爭議,仲裁審理勞動爭議案件 1192件,結案1192件,結案率100 %,有效維護用工主體和勞動者合法權益。
18、堅持全員普法,編寫普法工作指引,在執法、司法、管理、服務各環節、全過程開展面對面普法宣傳,及時解釋釋惑,把履行職能、文明管理、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的過程,變成生動有效的普法實踐活動。
具體做法:開展全方位、立體化普法。組織人社干部利用國家憲法日、民法典宣傳月等契機深化“法律七進”活動。全年開展各類普法活動43場次,惠及企業200余家700余人。通過巴州廣播頻道、“直播巴州”抖音號開展直播4次,向社會群眾開展宣傳,并對群眾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
19、積極參加自治區、自治州黨委依法治疆(州)辦組織開展的專項法治宣傳活動。
具體做法:參加每月的“逢九必講”和法宣在線的學習;按要求開展自治區第二十一個“憲法法律宣傳月”活動。
20、在“訪惠聚”駐村、“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中開展對困難家庭、重點人員、特殊群體的入戶釋法。
具體做法:以駐村工作隊為引領,定期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經常性對困難家庭、重點人員、特殊群體的入戶釋法。
四、創新普法形式
21、建立本部門(單位)以案釋法案例庫,定期面向社會公布以案釋法典型案例。每月向州司法局上報案例庫不少于1個案例。
具體做法:每月挑選州本級或人社系統合適的典型案例每月向州司法局上報案例庫不少于1個案例。
22、在部門(單位)或專業普法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上增設法治宣傳功能,運用公眾服務窗口常態開展法治宣傳。
具體做法:利用“巴州工傷保險”、“巴州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巴州人社有話說”、“人社直播間”抖音平臺等欄目常態開展法治宣傳。
23、依托部門(單位)或專業普法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開展普法宣傳教育。
具體做法:利用“巴州工傷保險”、“巴州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巴州人社有話說”、“人社直播間”抖音平臺等欄目常態開展法治宣傳。
24、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等大眾媒體重要版面、重要頻道、重要時段開設普法節目、專欄、頻道,刊播公益普法責任,做好“法律與你同行”廣播(維吾爾語)直播節,針對社會熱點和典型案例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具體做法:利用巴州融媒體中心“直播巴州”,宣傳社保知識;針對社會熱點和典型案例開展下到企業、基層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25、結合職責智能,制作“三微”普法作品。積極參加優秀法治動漫、微視頻征集展播活動。
具體做法:積極制作“三微”普法作品—《建久安之勢護安康 成長治之業謀發展—巴州2024年工傷預防啟動會宣傳片》。
26、組織開展本系統、本部門(單位)法治實踐活動,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培育法治創建示范單位。
具體做法:定期組織執法人員參加業務培訓班、案例研討和業務知識考試等,注重法治隊伍專業化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的辦案水平。圍繞與企業內部管理相關的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勞動保障等法律法規開展普法活動,預防和減少企業勞動爭議的發生。在博愛社區、駐村工作隊、企業、工地、人民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憲法法律宣傳活動,使憲法法律走進千家萬戶。
202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