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與目標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辦公廳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自治區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新黨辦發〔2023〕27號)文件精神。充分發揮自治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積極作用,在提高政府監管效能、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為重點,以加強信用信息歸集為基礎,以提升信用監管效能和拓展信用應用為目標,推動“信用報告替代無違法違規證明、拓展信用綜合評價結果應用、打造特色信易貸服務體系、推進合同履約信用監管”等工作實現新突破,各類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入駐經營主體達到3萬家以上;自治州在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預警40個地州盟排名提升。
二、核心內容解讀
(一)信用信息共享更高效
1.簡化證明流程:信用報告減負,企業在申請上市、享受政策等場景中,僅需一份信用報告即可替代多部門證明,極大提升辦事效率。信用承諾制范圍擴大,全流程機制日臻完善,多類型承諾有效落地,核查與應用力度加強,有力支撐基層治理、惠及民生與企業。
2. 數據歸集透明化:嚴格按照目錄與要求歸集信用信息,確保“雙公示”及五類行政管理信息的質量與時效性,杜絕報送過程中的任何差錯。多領域專項信息報送全面發力,覆蓋經營、創新、監管、醫保、農業、企業、合同履約等多個領域,豐富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數據池。司法公信力雙向提升,公開司法信息,嚴厲懲戒失信訴訟行為,完善執行聯動機制。持續整治社會信用代碼中的重碼和錯碼問題,確保代碼的精確性。
(二)信用監管更精準
1.分級分類管理:拓展信用評價應用領域,依據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實施分級分類監管與核查,確保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規范嚴重失信名單管理,各部門嚴格依規操作,信息共享,增強懲戒威懾力。
2. 信用修復機制:優化信用修復服務,推廣“雙書同達”模式,協同聯動,切實保障主體權益。若企業因受到行政處罰而影響信用,可通過積極整改并提交信用修復申請,迅速恢復信用。政府將提供相應的指導服務。
(三)融資貸款更便利
“信易貸”服務全面升級:特色“信易貸”體系全面賦能,依托平臺拓展合作、深化共享、創新產品,提升貸款比重、入駐率及可得性。信用應用深入民生重點領域,“信易+”多點綻放,覆蓋政務、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打造優質品牌項目,實現信用惠及民眾。
(四)重點領域信用管理
1.工程項目監管: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信用管理實現創新,全流程監控失信行為,實施分級分類監管與懲戒。生態環保信用得到強化,推進信用評價、督促信息披露,嚴格監管節能與環評機構的失信行為。
2. 行業專項治理:維護社保領域秩序,對欠薪、社保欠費等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互聯網誠信建設取得突破,電商、直播、網貸等領域全面監管,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推進重點領域人群信用體系建設,多領域融合共建,建立重點人群信用記錄,加強誠信教育。
(五)營造誠信文化氛圍
強化誠信宣傳教育,嚴密監測輿情動態,及時處理失信行為,積極推舉誠信典型。各縣(市)每年需開展不少于60次的宣傳活動,并將活動情況上網公示。
(六)打造信用創新標桿
全面啟動全州示范創建工作,深入挖掘亮點成果,積極儲備典型案例,力爭打造成為自治州級乃至國家級示范區,廣泛推廣成功經驗。
三、保障措施堅實有力
優化工作機制,由州政府領導統籌協調,構建協同合作格局,各縣(市)及各部門細化具體措施,定期梳理工作進展及問題。強化主體責任,各地及各行業切實承擔起信用建設與監管的重任,確保政策有效落實。資金支持方面,州、縣兩級政府合理安排經費,保障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創新示范項目及宣傳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嚴格考核督導,建立健全評價指標體系,實施年度考核,對工作滯后的單位進行通報并督促整改,確保各項任務落地生效,推動巴州社會信用體系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四、政策咨詢渠道
- 信用服務熱線:巴州發改委經貿財經外資科 0996-2016342
- 線上平臺:“信用中國·巴州“官方網站(網址:http://xybazhou.creditxj.gov.cn/creditbz/gjbslist.do?navPage=2)
相關文檔:關于印發《巴州貫徹落實自治區社會信用體系高質量發展工作措施》的通知